杨戬:走向另一个结局_洪荒观影:从魔童降世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戬:走向另一个结局

第(2/3)页

明白,母亲当年私配凡人,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爱情,更是因为她看到了凡人世界的真实与美好,想要守护这份美好。

这天,他来到一座名为“清河镇”的小镇。

镇子不大,却很热闹,街边摆满了各种摊位。

杨戬正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忽听街角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一群泼皮无赖正围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刁难,为首的壮汉一把抢过书生手中的书卷,嗤笑道:“哟,这不是咱们清河镇的大才子杨蛟吗?又在看这些之乎者也?我劝你还是赶紧回家种地吧,读再多书也填不饱肚子!”

那书生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一股温厚之气,虽被围住却不卑不亢,拱手道:“壮士,这书卷是在下借同窗的,还请归还。”

“归还?”  壮汉哈哈大笑,扬手就要将书卷撕碎。

就在此时,杨戬一步上前,伸手轻轻一搭,便扣住了壮汉的手腕。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却精准地捏中了对方的麻筋,壮汉只觉手腕一麻,力道顿失,书卷“啪”地掉在地上。

“光天化日之下,以强凌弱,未免太不像话了。”  杨戬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

泼皮们见来了个生面孔,且身手不凡,顿时有些忌惮。

壮汉甩了甩发麻的手腕,恶狠狠地瞪着杨戬:“你是哪来的野小子,敢管你爷爷的闲事?”

杨戬懒得跟他们废话,眼神一冷,周身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煞气。

这是他在山林中与猛兽搏斗时磨练出的气势,虽未刻意释放,却也让几个泼皮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壮汉色厉内荏地吼了一声,终究没敢再上前,撂下几句“你给我等着”的狠话,带着手下悻悻离去。

“多谢兄台出手相助。”  书生连忙捡起地上的书卷,对着杨戬深深一揖,“在下杨蛟,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杨戬。”  杨戬淡淡回应,目光却在看到“杨蛟”二字时微微一凝。

这个名字……与他“梦里”大哥的转世之名一模一样!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书生,越看越觉得眉眼间有几分熟悉,尤其是那股温和的气质,像极了记忆中模糊的父亲形象。

“原来是杨兄。”  杨蛟见杨戬眼神有异,以为他累了,笑道,“看杨兄风尘仆仆,可是远道而来?若不嫌弃,可到在下家中喝杯清茶,稍作歇息?”

杨戬心中百感交集,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转世的大哥。

看着杨蛟真诚的眼神,他点了点头:“也好。”

杨蛟的家就在镇子边上,是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他端来两杯清茶,不好意思地说:“寒舍简陋,让杨兄见笑了。”

两人坐下交谈,杨戬得知杨蛟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长大,虽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一心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他性格温和,待人诚恳,说起话来条理清晰,颇有见地。

杨戬听着,心中渐渐升起一股亲近感。

虽然杨蛟没有前世记忆,但那份血脉里的联系似乎并未完全断绝。

他想起“梦里”两人形同陌路的场景,暗自决定,这一世,绝不能再让那样的遗憾发生。

此后几日,杨戬便借住在杨蛟家中。

他帮杨蛟劈柴挑水,打理家务,闲暇时便听杨蛟谈论诗书。

杨蛟也对这位身手不凡、见识广博的“义兄”越发敬佩,两人无话不谈,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日,杨蛟从镇上回来,脸色有些苍白,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古籍。

“杨兄,你看我在书摊淘到了什么?”  他将古籍递给杨戬,“摊主说是前朝遗留下的丹经,我看着稀奇,就用仅剩的几文钱买了下来,却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杨戬接过古籍,只见封皮上写着“太乙丹经残卷”几个模糊的篆字。

他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竟是一些修炼内丹的法门,虽然残缺不全,却蕴含着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书页的瞬间,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段“记忆”——这丹经残卷,似乎与当年导致杨蛟被邪修追杀的东西有关!

梦里的杨蛟,正是因为无意中得到了类似的古籍,才引来杀身之祸。

“此书……你从何处得来?”  杨戬神色一凛。

“就……就镇上一个不起眼的书摊。”  杨蛟见杨戬脸色凝重,有些疑惑,“怎么了,杨兄?这书有问题吗?”

“何止有问题!”  杨戬合上古籍,沉声道,“此书中蕴含着一丝灵气,虽然微弱,却可能引来心怀不轨之人。你以后万万不可再拿出示人,更不可随意修炼上面的内容!”

他刚说完,屋外突然刮起一阵阴风,门窗无风自动,发出“吱呀”的声响。一股阴冷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

“来了。”  杨戬眼神一冷,将古籍塞进怀中,对杨蛟道:“你待在屋里,不要出来!”

说罢,他闪身出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着黑袍、面覆鬼面的男子,手中提着一盏幽冥灯,灯芯上跳动着幽绿色的火焰。

“小鬼,把那本丹经交出来,饶你不死。”  黑袍男子声音嘶哑,带着一股死气。

“想要丹经,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杨戬冷哼一声,双手握拳,体内的“太极玄功”悄然运转。这几年他虽未刻意追求力量,却将玉鼎真人传授的心法与自己摸索的淬体之法融合,早已非吴下阿蒙。

黑袍男子见杨戬毫无惧色,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手中幽冥灯一挥,数道绿色鬼火便朝着杨戬射来。

杨戬身形一晃,如狡兔般避开鬼火,同时欺身而上,一拳轰出。

他的拳风不再是“梦里”那般刚猛霸道,而是带着一股柔和的旋劲,如同水流般缠绕而去。

黑袍男子没想到杨戬年纪轻轻身手如此敏捷,仓促间祭出一面漆黑的小旗,旗面上画着无数冤魂图案。

“收!”  他一声低喝,小旗迎风展开,竟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力,试图将杨戬吸过去。

杨戬心中一凛,这是邪修惯用的法宝,以冤魂之力为引,歹毒无比。

他想起“梦里”自己对付邪修的手段,却刻意没有使用那些霸道的法术,而是脚下一点,施展出身法,如同游鱼般在吸力范围内游走,同时寻找小旗的破绽。

“小子,有点意思!”  黑袍男子见状,愈发阴冷,“那就让你尝尝这‘万魂噬体’的滋味!”

说着,他猛地将小旗向前一送,旗面上的冤魂图案仿佛活了过来,发出凄厉的嘶吼,化作无数黑气,朝着杨戬扑来。

黑气中蕴含着强烈的怨毒和死气,一旦被沾上,轻则元气大伤,重则神魂俱灭。

杨戬不敢怠慢,双手快速结印,这是他根据“梦里”记忆和自身感悟创出的一个防御印诀。“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守!”

随着他的低喝,一道淡淡的白光在他身前浮现,化作一个旋转的太极图案。

黑气撞在太极图案上,如同泥牛入海,瞬间被分解、消融,连一丝涟漪都没激起。

黑袍男子见状,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这……这是道家正宗的太极守御之法?你到底是谁?”

杨戬没有回答,趁他分神之际,身形骤然加速,如同一道闪电般欺近他身前,右手并指如剑,点向他的眉心。

他的指尖带着一股柔和却又坚韧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却又暗藏锋芒。

“噗!”

黑袍男子只觉眉心一痛,鬼面瞬间碎裂,整个人如遭重击,倒飞出去,口中喷出一口黑血,手中的幽冥灯和小旗也随之落地,化作飞灰。

“你……你……”  黑袍男子指着杨戬,眼中充满了恐惧,“你不是凡人……你是……”

话未说完,他的身体便开始化作黑气,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声不甘的尖叫。

危机解除,杨戬松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细汗。

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对抗邪修,虽然胜了,却也感觉到对方功法的歹毒,以及自身力量的不足。

他回到屋内,杨蛟早已吓得脸色惨白,见杨戬没事,才松了口气:“杨兄,你……你刚才……”

“我没事。”  杨戬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本丹经确实引来麻烦了,不过已经解决了。这东西太过危险,不能再留了。”

他取出丹经残卷,指尖凝聚起一丝真火,将其化为灰烬。

杨蛟看着杨戬,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敬佩:“杨兄,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是不是……是不是神仙?”

杨戬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我不是神仙,只是一个想救母亲的凡人。”

他顿了顿,看着杨蛟,认真地说:“杨蛟,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我可以告诉你,你我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缘分。以后若再遇到危险,记得第一时间找我。”

杨蛟虽然疑惑重重,但看着杨戬真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好,杨兄,我信你。”

经过这件事,杨戬意识到凡间也并非净土,邪修妖魔无处不在。

他不能一直待在这里,必须尽快找到更强的力量,找到救母的方法。

几天后,他向杨蛟辞行。

“杨兄,你真的要走了吗?”  杨蛟有些不舍,“此去前路茫茫,你要多加小心。”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杨戬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要好好读书,照顾好自己。记住,遇到任何解决不了的事,就去桃山方向找我,我叫杨戬,二郎神杨戬。”

他第一次在凡人面前说出了这个称号。

杨蛟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记住了!杨兄,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杨戬转身离去,背影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

他不知道,这次离别,会是他寻道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他与杨蛟的这份情谊,也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支撑他走下去的重要力量。

离开清河镇后,杨戬继续西行,朝着昆仑墟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他除了修炼,便是留意着关于“鸿蒙”的线索。

他询问过山中的老道,拜访过隐世的修士,却都一无所获。

“鸿蒙……鸿蒙……”  他常常在深夜望着星空,喃喃自语,“到底什么是鸿蒙?又该去哪里寻找?”

这天,他来到一座名为“不周山”的山脉。

传说这里是上古神山,虽已不复当年之威,却依旧灵气充沛,常有奇人异士出没。

他在山中跋涉了数日,正当他有些疲惫时,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花香。

循着花香,他来到一片山谷。

山谷中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生长在寒潭中央的藤蔓。

那藤蔓通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紫色,叶片上流淌着淡淡的荧光,藤蔓的顶端开着一朵形似莲花的紫色花朵,散发出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瞬间忘却了疲惫。

“这是……忘川灵藤?”  杨戬心中一动,“梦里”似乎听过这个名字,说是生长在忘川河畔,能映照人心,甚至窥见一丝天机。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寒潭,试图摘取那朵灵藤花。

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花瓣的瞬间,一股柔和的力量突然涌入他的脑海。

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幻,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特的空间。

四周是一片混沌,唯有中央悬浮着一个光点。

光点渐渐凝聚,化作了母亲瑶姬的模样。

“二郎……”  瑶姬的声音带着一丝虚幻,却又无比清晰,“你来了……”

“娘!”  杨戬激动地喊道,“娘,你怎么样?你还在桃山下面吗?”

“娘没事……”  瑶姬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二郎,你长大了,也变强了……娘能感觉到,你没有走那条毁灭的路……”

“娘,梦里的事……是真的吗?劈山真的会害死你吗?”  杨戬急切地问道。

瑶姬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悲伤:“是真的……二郎,娘触犯天规,私配凡人,本就该受惩罚。天道讲究平衡,仙凡有别,强行打破界限,必有反噬。当年娘被压桃山,是天规;若你强行劈山,便是逆天而行,届时天道降下的惩罚,非你我所能承受……”

“那……那我该怎么办?”  杨戬焦急地问,“难道我就只能看着娘被压在山下吗?”

“傻孩子……”  瑶姬温柔地看着他,“天道虽严,却也并非无情。它讲究的是‘平衡’,而非‘毁灭’。娘被压桃山,是为了平衡仙凡界限;但若能找到一种方法,在救娘的同时,也能维持这种平衡,或许……还有转机……”

“维持平衡?”  杨戬皱眉,“娘,你说的是不是‘鸿蒙’?”

“鸿蒙……”  瑶姬若有所思,“鸿蒙乃天地初开之气,蕴含着万物平衡之道。若能找到鸿蒙之气,以其为引,或许能在救娘时,构建一个平衡仙凡之力的‘媒介’,护住娘的元神,抵挡天道反噬……”

说到这里,瑶姬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二郎,娘的神识不能久留……记住,鸿蒙并非实物,而是一种‘道’,一种‘理’……去感悟吧,去寻找吧……记住,力量并非越强越好,关键在于‘平衡’……还有,照顾好妹妹,照顾好……你的大哥……”

话音落下,瑶姬的身影彻底消散,化作点点灵光,融入了杨戬的体内。

杨戬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还站在寒潭边,手中紧握着那朵忘川灵藤花。

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他感受到体内多了一股温和而强大的力量,正是来自那忘川灵藤和母亲的神识。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明白了“鸿蒙”的真谛——不是什么宝物,而是一种平衡之道!

“平衡……”  杨戬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原来如此……梦里的我,只知道追求力量,却不懂平衡,所以才会引动天道反噬……这一世,我要学的,不是如何毁灭,而是如何平衡……”

他将忘川灵藤花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终于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救母的关键——寻找鸿蒙之道,领悟平衡之理。

离开了不周山,杨戬不再盲目赶路,而是开始放慢脚步,用心去感悟天地间的“道”。

他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体会四季轮回的更替,感受山川河流的脉动。

他发现,世间万物,无不遵循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修炼。他将从忘川灵藤和母亲神识中领悟到的“平衡之道”融入自己的功法,对“太极玄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如今的他,力量不再追求刚猛霸道,而是更加注重刚柔并济,圆融如意,每一分力量的运用,都力求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不知不觉,又是数年过去。杨戬的修为突飞猛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躲避天兵的少年。

他能感受到,自己距离那个“平衡”的境界,越来越近了。

而此时,他心中也隐隐有了感应——是时候回桃山了。

杨戬回到桃山时,已是他离开后的第十个年头。

山脚下的老猎户夫妇早已过世,杨婵被一对好心的远房亲戚接走抚养,如今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杨戬将她接回了当年搭建的窝棚旧址,简单修葺了一番,兄妹二人终于再次团聚。

杨婵见到阔别多年的哥哥,早已是泪流满面。

她听邻居说起过哥哥当年的“壮举”,知道他是为了救母亲才离开,对他更是敬佩和依赖。

“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杨婵抱着杨戬,哽咽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傻丫头,哥哥怎么会丢下你呢。”  杨戬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眼中满是温柔。

几年不见,妹妹出落得越发水灵,眉眼间已有了母亲的影子。

短暂的团聚后,杨戬便开始了更刻苦的修炼。

他在桃山深处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山洞,作为自己的修炼场所。

这天,玉鼎真人突然现身在他的洞外。

“弟子拜见师父。”  杨戬连忙起身行礼。

这些年,他虽未正式拜师,但心中早已将玉鼎真人视为恩师。

玉鼎真人打量了杨戬一番,眼中露出一丝惊讶:“好小子,几年不见,你的修为竟已达到如此境界,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