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走向另一个结局_洪荒观影:从魔童降世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戬:走向另一个结局

第(1/3)页

桃山的风,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带着灼人的热气。

七岁的杨戬抱着襁褓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杨婵,躲在山坳的岩洞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洞外,是他的家——那座被爹娘用茅草和温情搭建的小屋,此刻正被金色的雷霆劈得粉碎。

“娘——!”

他想喊,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只能发出嗬嗬的气音。

他看见那个穿着银白仙裙的女子,他的娘,被一道粗壮的金色锁链捆住,悬在半空。

她的发丝凌乱,脸上满是泪痕,却仍在朝着山脚下那个倒在血泊中的男人——他的爹,杨天佑,伸出手。

“天佑——照顾好孩子们——”

这是瑶姬最后的声音,随后,便是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不是雷声,是山崩的声音。

杨戬眼睁睁看着桃山的半壁山体轰隆隆地塌陷下去,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势,将他的娘,连同那道金色的锁链,一起压在了山底。

烟尘四起,遮天蔽日,连阳光都被彻底吞噬。

“娘——!”

这一次,他终于喊了出来,声音嘶哑,带着绝望的哭腔。

他想冲出去,却被突如其来的剧痛攫住了头颅。

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在太阳穴里猛刺,又像是有一股庞大的信息流强行灌入他幼小的脑海。

他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但意识并未沉寂,反而陷入了一片光怪陆离的“梦境”。

他看到自己长大了,身材挺拔,面容冷峻,眉心多了一道竖着的疤痕,却隐隐有金光流转。

他手持一柄三尖两刃刀,脚边蹲着一只凶猛的银灰色猎犬。

他站在一座同样被劈开的大山前,山体裂缝中,他的娘瑶姬浑身浴血,正对着他露出一个含泪的、悲伤的笑容。

“二郎……娘不怪你……”

然后,她的身体开始化作点点金光,如同破碎的琉璃,在风中消散。

“娘——!”  梦中的自己嘶吼着,扑过去却只抓住一手虚无。

那金光越来越淡,最终消失在天地间。

画面一转,他看到自己成了高高在上的“二郎真君”,住在金碧辉煌的神殿里,身边围绕着神兵天将,却永远是一张冷漠的脸。

他看到妹妹杨婵,也被压在了另一座山下,名叫华山,而他却因为“天规”,只能在暗中痛苦,无法相救。

再一转,他看到一个面容与他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温和的书生,在凡间的书院里苦读。

有人告诉他,那是他的大哥,杨蛟,早已转世,对前尘往事一无所知。

他曾试图接近,却被书生眼中的陌生和畏惧刺痛,最终只能默默离开。

梦境的最后,是母亲瑶姬消散前的眼神,充满了爱怜,也充满了痛苦:“二郎……莫要重蹈覆辙……劈山……救不了娘……只会……害死娘……”

“啊——!”

杨戬猛地从剧痛中惊醒,冷汗浸湿了他单薄的衣衫,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怀里的杨婵被他的动静吓醒,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他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全是冷汗,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茫然。

那个梦……太真实了。

真实到让他心脏都在抽搐。

救母……反而害死了母亲?

妹妹被压华山?大哥转世陌路?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不……不可能……

他下意识地望向洞外那座新形成的、巨大的桃山山体,那下面,压着他的娘。

他曾听娘说过,她是仙女,爹是凡人,他们的结合触犯了天规。

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长大了,变得足够强,就能劈开大山,把娘救出来。

可那个“梦”……

那个来自“后世”的记忆,像一把冰冷的锥子,刺穿了他所有的幻想。

原来,劈山不是希望,而是另一场毁灭的开始。

“娘……”  杨戬抱紧了怀里的妹妹,小小的身体因为恐惧而微微颤抖。

他看着杨婵哭红的眼睛,又望向那座压着母亲的大山,第一次,对“救母”这个念头,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和迷茫。

但恐惧之后,是一种更深的东西在滋生。

他不能让“梦”里的事情发生。

他不能害死娘。

他不能让妹妹也被压在山下。

他不能让大哥转世后,连亲人都认不得。

“娘,婵儿……”  杨戬咬着牙,稚嫩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我不会让那个梦成真的……我一定……一定能找到别的办法……我会变强,变得足够强,但我不会用那把毁掉一切的斧头……我会救你出来,娘,完整地救你出来……”

山洞外,桃山沉默地矗立着,像一头巨兽,吞噬了阳光,也吞噬了一个少年的天真。

但在这黑暗的角落里,一颗带着后世记忆的种子,正悄然埋下,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从那天起,七岁的杨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他不再是那个跟在爹娘身后撒娇的孩童,而是成了一个肩负着沉重秘密和使命的小男子汉。

他抱着杨婵,小心翼翼地走出岩洞,在被雷霆摧毁的家园废墟旁,用残存的木料和茅草,勉强搭了个能遮风挡雨的窝棚。

白天,他要抱着妹妹,去山林里寻找能吃的野果和野菜。

他记得“梦里”自己打猎的技巧,虽然身体还很弱小,但他会观察动物的足迹,会用石头制作简单的陷阱。

好几次,他差点被野熊发现,都是靠着从“记忆”里学来的躲藏和引诱技巧,才带着妹妹化险为夷。

夜晚,等杨婵睡熟后,他会偷偷跑到山脚下那处冰冷的水潭边。

那是他“梦里”记忆深刻的地方,据说潭水连通着地下寒泉,水温刺骨。

梦里的他,是在拜师后才开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淬炼肉身,但现在,他等不及了。

他脱下破旧的衣衫,跳进寒潭。

冰冷的湖水像无数根针,瞬间刺透了他的皮肤,深入骨髓。

他冻得嘴唇发紫,牙齿打颤,身体本能地想蜷缩起来,但他死死咬着牙,强迫自己在水中站立,感受那股寒意对身体的刺激。

“痛……冷……”  他在心里默念,“但梦里的我能做到,现在的我也能!娘还在山下等着我,婵儿还需要我保护……我不能弱……”

他想起“梦里”自己修炼的《八九玄功》,那是一门霸道无比的功法,讲究炼体成圣,力量毁天灭地。

但梦里的记忆也告诉他,正是这股过于霸道的力量,在劈山时引动了天道的反噬,才导致母亲魂飞魄散。

“不能再走老路……”  杨戬在寒潭中闭上眼,开始回忆“梦里”修炼玄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母亲消散时那股奇特的、温和却又能抵御天道金光的力量。

“霸道之力不行,那我就找柔和的力量……像水一样,能包容,能渗透……”

他不再强行运转记忆中的玄功口诀,而是尝试着引导体内微弱的“气”——那是凡人身体里与生俱来的生机,随着呼吸,在寒潭的刺激下,竟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

他让这股“气”像水一样,在四肢百骸中缓缓流淌,滋养着被寒气侵蚀的身体。

一次,两次,三次……

每一次从寒潭中出来,他都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但身体却感觉越来越轻盈,力气也似乎大了一些。

他开始能搬动更大的石头,设置更有效的陷阱,甚至能徒手抓住一些速度较快的山鸡。

杨婵渐渐长大,从襁褓中的婴儿,变成了蹒跚学步的女童。她很懂事,知道哥哥不容易,很少哭闹,总是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杨戬忙碌。

“哥哥,你每天晚上去水边做什么呀?”  有一次,杨婵奶声奶气地问。

杨戬正在处理刚打到的一只野兔,闻言笑了笑,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灰:“哥哥在玩水呀,玩水才能长得更强壮,才能保护婵儿和……和娘。”

他没敢告诉妹妹真相,怕吓到她。

除了在寒潭淬体,杨戬还会在山林里观察那些精怪。

他“梦里”见过不少妖魔鬼怪,知道它们虽然力量不如仙神,却往往拥有与自然契合的本能。

他看到松鼠在树枝间灵活跳跃,便模仿它们的动作,练习身法;看到毒蛇潜伏捕猎,便学习它们的耐心和爆发力;看到山猿攀爬腾挪,便锻炼自己的敏捷和协调。

他的动作越来越轻盈,眼神也越来越锐利,像一头在荒野中磨砺爪牙的幼狼。

这天,他带着杨婵在林中寻找野果,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打斗声。

他警惕地将杨婵护在身后,悄悄靠近,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樵夫,正被几只凶猛的山狼围攻。

樵夫看起来有些年迈,但身手矫健,手中的柴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暂时挡住了狼群。

但狼群数量太多,樵夫渐渐力不从心,手臂上还被抓伤了一道口子。

杨戬咬了咬牙,从腰间摸出几块打磨过的尖锐石头,猛地站起来,朝着头狼的方向掷去!

“咻!”  石头带着风声,精准地砸在头狼的鼻梁上。

头狼吃痛,发出一声哀嚎,狼群顿时一阵混乱。

樵夫趁机一个翻滚,脱离了包围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杨戬和杨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小娃娃,你没事吧?”  樵夫喊道。

杨戬没说话,又摸出几块石头,摆出防御的姿态。

就在这时,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记忆”——这个樵夫的面容,似乎和他“梦里”见过的一位仙长有些相似……是了,是玉鼎真人!

虽然看起来像个凡人,但那眼神中的深邃,绝非普通樵夫所有。

“梦里”,他是在走投无路时被玉鼎真人收为弟子的。难道……这就是命运的指引?

狼群重新集结,再次扑了上来。

这次,樵夫不再被动防御,他看了杨戬一眼,喝道:“小娃娃,看好了!”

说罢,柴刀挥舞,招式简单却蕴含着某种韵律,每一刀都精准地劈在狼群的薄弱处,不多时,竟将几只头狼打得落荒而逃。

危机解除,樵夫走到杨戬面前,擦了擦刀上的血,笑道:“小家伙,胆子不小啊,敢用石头砸狼?”

杨戬看着他,鼓起勇气问道:“你……你是不是会法术?”

樵夫(玉鼎真人)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法术?我就是个砍柴的老头,哪会什么法术。不过嘛,倒是懂一些强身健体的粗浅功夫,看你这小家伙眼神不错,倒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他顿了顿,似乎在观察杨戬,又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带着妹妹在这山里?”

“我叫杨戬,这是我妹妹杨婵。”  杨戬低声道,“我娘……被压在桃山下面了。”

玉鼎真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他摸了摸杨戬的头,道:“原来是瑶姬仙子的孩子……也罢,看你这孩子可怜,又有几分胆识,我这里有一篇基础的心法口诀,你且记下,每日勤加练习,虽不能飞天遁地,至少能让你在这山林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说罢,他凑近杨戬耳边,低声念了一段口诀。

杨戬凝神细听,将口诀牢牢记住。

这段口诀与他“梦里”修炼的《八九玄功》截然不同,更加温和,注重引导体内的“气”与天地间的“灵气”相呼应,讲究“以柔克刚”。

“记住了吗?”  玉鼎真人问道。

“记住了!”  杨戬用力点头。

“好,”  玉鼎真人笑了笑,“以后若有事,可来这桃山深处寻我,我姓玉,名鼎。”

说罢,他背起柴捆,转身消失在了密林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杨戬握着妹妹的手,站在原地,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玉鼎真人……真的是他!

他看着怀中的杨婵,又望了望桃山的方向,握紧了拳头。

“婵儿,”  他在妹妹耳边轻声说,“哥哥找到路了……我们一定能救出娘,一定能……”

寒潭的水依旧冰冷,但少年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名为“希望”的火焰。

他知道,这条路会很漫长,很艰难,但他别无选择。

他要变强,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守护。

他要走出一条与“梦境”不同的路,一条能真正救出母亲,守护家人的路。

时光荏苒,五年光阴弹指而过。

当年那个抱着妹妹躲在山洞里的幼童,如今已长成了一个身形挺拔的少年。

他的眉眼间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坚毅和沉稳,眼神锐利如鹰,身手更是矫健非凡。

靠着玉鼎真人传授的基础心法,加上他自己摸索出的淬体之法,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能用石头砸狼的小娃娃,寻常的精怪野兽,已难近他身。

杨婵也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梳着双丫髻,跟在杨戬身后,像个小尾巴。

她知道哥哥在为救母亲努力,虽然不懂什么仙法天规,但也乖巧懂事,从不给杨戬添麻烦。

但桃山的封印太过强大,仅凭杨戬现在的力量,无异于蚍蜉撼树。

他修炼的基础心法虽然让他强身健体,但距离撼动天规、救出母亲,还差得太远。

他常常在夜晚来到桃山脚下,感受着山体深处那微弱的、属于母亲的气息,心中焦急如焚。

他知道,母亲被压在山下,日复一日承受着天规的惩罚,每多一天,她的神力就会消耗一分,元神就会虚弱一分。

“不能再等了……”  杨戬在心中默念。

他想起了“梦里”的记忆,想起了那句“欲改天命,先寻鸿蒙”。

虽然他不太明白“鸿蒙”具体指什么,但他知道,必须离开桃山,去外面的世界寻找机缘,寻找能改变命运的方法。

可是,妹妹杨婵怎么办?

他不能带着妹妹一起去冒险,外面的世界远比山林危险,有妖魔鬼怪,也有居心叵测的人。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山脚下的老猎户一家。

那是一对善良的老夫妇,无儿无女,几年前曾帮过杨戬和杨婵,给过他们一些粮食。

杨戬观察过,这家人心性纯良,值得信赖。

这天,杨戬带着杨婵来到老猎户家。

“杨小哥,婵丫头,你们来了?”  老妇人看到他们,热情地招呼道,“快进来坐,锅里炖了肉汤。”

杨戬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郑重:“阿婆,我……我有件事想拜托你们。”

他将自己想要离开桃山,外出“拜师学艺”,寻找救母之法的事情,简单地告诉了老夫妇。

当然,他隐去了“后世记忆”和“仙神”的部分,只说是听一位路过的仙长指点,需要外出历练。

老夫妇听了,面面相觑,有些为难。

“杨小哥,不是我们不帮你,只是……婵丫头这么小,你放心吗?”  老爷爷叹了口气。

杨戬看向杨婵,小姑娘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眶有些红,但还是强忍着泪水,拉了拉杨戬的衣角:“哥哥,你去吧,我会乖乖听阿公阿婆的话,等你回来接我和娘。”

杨戬心中一酸,蹲下身,紧紧抱住妹妹:“婵儿乖,哥哥很快就会回来,你要照顾好自己,等我。”

他又转向老夫妇,深深鞠了一躬:“阿公,阿婆,拜托你们了,这是我打猎攒下的一些银两,虽然不多,但请你们收下,权当婵儿的生活费。等我回来,定当重重报答。”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他这几年打猎换来的碎银。

老夫妇看着杨戬坚定的眼神,又看看乖巧的杨婵,最终点了点头:“好,杨小哥,你放心去吧,婵丫头在我们这儿,我们会当亲孙女一样待她。”

告别了妹妹和老猎户一家,杨戬背着简单的行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桃山。

他不知道该去哪里,只记得“梦里”的一些零碎画面,还有玉鼎真人临走时留下的那句话:“若遇困阻,可往昆仑墟方向寻我。”

昆仑墟……那是传说中元始天尊的道场,仙山圣地。

杨戬一路西行,风餐露宿,见识了人间的繁华与疾苦。

他看到过达官贵人的奢靡享乐,也看到过贫苦百姓的食不果腹;他遇到过慷慨仗义的江湖侠客,也碰到过阴险狡诈的市井小人。

这些经历,让他原本有些冷硬的心,渐渐多了几分对人间的理解和悲悯。

他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