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肆章 夏收(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六肆章 夏收(二合一)

第(2/3)页

,产量高了,粮食价格便降了。这便是李徽很早便设立常平仓制度的原因。常平仓可以在丰年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收储粮食储存起来,在荒年和灾害之年放出平抑粮价保证百姓的基本供应。而大量收储的粮食也是供应城市兵马的粮食的保证。

  今年粮食产量丰收,常平仓又要新增多处粮库进行收储了。

  李徽从五月初开始便辗转各地,从南到北,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麦子成熟的时间的不同而一路往北。参与各地的夏收。

  此时正是盛夏季节,李徽不经晒,白皙的皮肤很快便晒成了古铜色。站在田地里参与农事之时,戴着破草帽拿着镰刀的时候,跟普通百姓也没什么两样了。

  百姓们心疼李徽的辛劳,又觉得李刺史根本没架子,都把李徽当做自己人。所到之处,和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幸苦,但却心情畅快。

  二十多天的夏收时间如同打了一场战役一般,五月底李徽回到淮阴之后,脸上黑的像是挖煤的一般,身上也是伤横累累。

  不过让李徽和所有人感到庆幸的是,麦收刚刚基本结束,一场豪雨横扫淮河南北大江两岸,陆陆续续的下了两天。北徐州还发生了冰雹旋风灾害。众人庆幸于及时的完成了夏收,否则这场雨下来,必将造成大量的损失。麦子倒伏发芽,无法晾晒而发霉,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众人都说,这可谓是老天爷也给面子了。

  五月最后一天,李徽召开了秋收总结表彰会议。徐州众官员在淮阴北城会馆济济一堂。放眼看去,这哪里是一群官员,便是一群农夫而已。因为每个人都是黑瘦黑瘦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也乱糟糟的。有的刚刚从外地赶回啦,身上还沾着泥巴,头发上还有草屑。他们和李徽一样,整个夏收季节都在各郡县夏收现场保障秋收,处置各项事务。

  李徽坐在台上,看着这这一群黝黑精瘦的官员,心中很是高兴。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徐州之地最大的收获和运行有序的保证恐怕便是建立起来的一套官吏系统了。连续进行了多年的官吏公务培训制度,从中筛选出了上万名基层官员和大量做实事的官员,让整个徐州的制度体系运行的更加的流畅如意。

  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有绝大部分都非大族出身,而是普通寒门子弟中选拔培训历练出来的。包含东府军中大量的退伍士兵在内,以及各行业的佼佼者在内促成的军政官吏人员,成为了一支能吃苦又内行,行事积极,执行有力的队伍。多年前,徐州的政策推行还有很大的阻力和滞后,现如今政策的推行迅速而准确,令人满意。

  眼下这批官员还只是相关农事的官员,数量不过数百人而已。从他们身上便可感知整个徐州官吏的行事风格和精神面貌。

  荀康作为主官农事的主官通报了此次夏收的情形。众人听到了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自五月初开始,各郡夏收颇为顺利。目前夏收基本结束,正安排第二季旱粮作物的翻耕播种。今年我徐州夏粮播种面积多了一干三百万亩,总计各种夏粮播种面积近四干万亩。粗略统计,亩产一石五。总体为北徐州数郡亩产量略低于南徐州数郡,那是因为土地肥沃程度的问题,亩均相差两斗。也就是说,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因夏收刚刚结束,统计产量的数字会有一些误差,但总体相差不大。汇总可知,今年几种麦子都获高产。小麦收获四干二百万石,大麦荞麦等夏粮收获一干七百万石,共计近六干万石守成,比之去年夏收多了两干万石。各地常平仓以市价收购入仓,截止昨日汇总数据,入仓六百万石。后续还将入仓数百万石,将完全可以保证徐州兵马的供应以及各城人口的供应之用。并完全可有余力肩负常平仓的储粮备用平抑粮价以及防止丰收粮贱的问题。”

  “下一步,还需进行细致的收尾工作,以便颗粒归仓。徐州衙署将着手进行夏粮的保存晾晒防虫等工作,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常平仓设立巡查队,分付各地巡查仓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若有重大隐患,以及以次充好,监守自盗等行为,严惩不贷。衙署将在各地将建立一批面粉加工作坊,鼓励地方自建作坊,以方便百姓加工新面脱粒。后续还将做好麦秸收集工作,麦麸麦渣加工精料,保证马匹牛羊饲料供给等事务。具体事宜,衙署将在夏收全面结束之后进行详细公告。”

  荀康的讲话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之中结束。众人请李徽说两句,李徽自然当仁不让。

  “诸位这一个月来颇为辛苦,从诸位的肤色上可知,你们都很称职。诸位皆知,一向以来,我徐州都极为重视粮食生产。有句话叫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干系重大,绝对马虎不得。此番夏粮丰收,令人高兴。看得出,诸位也很开心自得。不过,我却要说几句不好听的话,提醒诸位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