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九章 水战(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七九章 水战(二合一)

第(1/3)页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大江对岸瓜洲镇以及瓜洲渡口,此时此刻人马聚集,战船云集。

  整个瓜洲镇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军营。李徽扎营于此,连日来大批兵马纷纷抵达,大量的粮草物资兵刃弹药源源不断的运抵于此,让整个瓜洲渡口区域热气腾腾,人马喧嚣。

  最后通牒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天,桓玄不但没有放归庾冰柔和周毅,反而命人送信来呵斥威胁自己。这让李徽甚为恼怒。桓玄既然不识时务,那便只有用实际行动去让他明白后果。

  瓜洲镇中间,陶氏的一座大宅成为了李徽临时的前敌军帐。此时此刻,李徽和周澈两人正在大帐之中商议作战之事。

  就在此刻,门外蒋胜飞奔而入,大笑着禀报道:“禀报主公和周都督,你们瞧瞧是谁回来了?”

  李徽和周澈两人转头看去,只见大厅门口站着一人,头上包着一片青布,身上穿着灰色的僧袍,正泪眼汪汪的站在那里。

  “启章?”

  “毅儿!”

  李徽和周澈同时惊呼起来。

  周毅哭着快步上前,匍匐于地磕头。口中带着哭腔道:“周毅拜见阿爷,拜见义父。”

  李徽惊喜上前,伸手搀扶他起来。周澈在旁问道:“你回来了,你娘呢?”

  周毅哭道:“娘她……她……”

  周澈心中发冷,他以为周毅是被桓玄放回来的。周毅既然被放回来,那么庾冰柔定然也被放了回来。而现在周毅这么一哭,周澈顿感不妙。

  “快说!你娘怎么了?”周澈喝道。

  “娘她……被桓玄那狗贼看押起来了。儿不孝,没能照顾好娘,没办法救她出来。”周毅哭道。

  周澈闻言长长的吁了口气,自己还以为庾冰柔不幸了,却只是被看押起来了,并非放回来而已。一时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担忧。

  李徽取了帕子给周毅擦泪,沉声道:“启章,莫哭。起来说话。到底发生了什么?”

  周澈也喝道:“哭什么?起来回义父的话。”

  周毅忙起身来,一五一十的将抵达京城之后发生的一切。包括自己如何识破了庾冲的阴谋,探知真相之后想办法送信出来。最终被迫逃入瓦官寺中,为法汰所救,蒙混出城等诸般事情。

  周澈听了,一把扯下周毅头上的青布,露出周毅光秃秃的头皮来。一时间又是好笑,又是怜惜。

  李徽却是大赞道:“好,很好在。启章小小年纪,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能够及时的送出信来,当真有英雄之气。兄长,恭喜你了。有子若此,周门有后。启章,义父为你感到骄傲。若非你那封信送出,你阿爷便要落入他们的圈套之中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启章,你做的很好。”

  周毅叹息道:“义父,周毅无能之极,岂敢受义父夸奖。我娘还在他们手上,我却没有本事救她。此番若不是不知道阿爷是否接到了信,怕阿爷被诓骗进建康的话,孩儿是万万不会逃出来的。也不知道娘现在怎么样了。若是娘有个三长两短,我永远也不会原谅自己。”

  李徽沉声道:“启章,不要着急。也不要有这种想法。错不在你,你就算是拼了性命,也难从桓玄手中救人。不要将他人的过错强加己身,那会让你背负许多不必要的重负。义父和你阿爷正在集结兵马,已经给桓玄下了最后通牒。他若不放你娘安全出来,我们便踏平京城,让桓玄后悔莫及。”

  周毅抹了眼泪道:“我看到了。我们的兵马集结于此。义父,阿爷,孩儿有个请求。孩儿想冲锋陷阵,当一个排头兵卒。我要杀进建康,救出娘来。”

  李徽呵呵笑道:“启章,先歇一歇,这件事回头再说。你父子重逢,定有许多话要说,我且去渡口视察兵马,不扰你父子说话。兄长,你好生安慰启章,好不容易逃出来,你父子好好的聊聊。”

  李徽说完,拍了拍周毅的肩膀,举步离开。

  ……

  四天时间转瞬便至,桓玄一方没有任何放人的动作。位于京口方向的江面上,荆州水军战船这四天时间里越来越多,双方水军隔着宽阔的江面已经形成了对峙。

  而在对岸,对方大量兵马增援京口,数日之内,京口驻军增加数万。

  很显然,桓玄已经决意要和东府军硬碰硬了,大战一触即发。

  东府军的各项作战准备也基本完备。其实,桓玄的态度李徽并不意外。从桓玄回信威胁的那一刻开始,李徽其实便明白这一战恐怕难以避免了。既然如此,便无需多言。既然桓玄不见棺材不掉泪,那么东府军自然不会退却,李徽说出去的话自然不会收回来。

  十天时间,东府军的作战准备已经就绪。瓜洲渡集结了东府军水陆兵马五万余。兵马集结的数量虽然并不多,但这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此番进攻虽剑指京口,但其实各方自有联动。李荣集结淮南和江淮三郡兵马四万余屯兵历阳。形成对姑塾的压力。一则是牵制姑塾兵马,令其不敢掉以轻心,不能随意增援。二则也是切断大江通道,断绝江州荆州南下之路,切断联系,锁紧京城。

  所以事实上,动用的东府军兵马数量近十万人,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