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八章 急迫(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一八章 急迫(二合一)

第(3/3)页

出击,岂非是正中他们的下怀?”

  桓嗣大声道:“那也要进攻。哪怕付出一些代价,只要损毁他们的火炮火器,攻城器械。那也是值得的。现在最具威胁的不是其他,正是东府军的火器。此番出击只要能摧毁他们的火炮,损坏他们的攻城器械,他们便无法发起进攻。那是他们的依仗。捣毁了这些东西,李徽反倒不敢攻城,反而会撤军。否则,待其增援兵马归来,他们再无任何顾虑,便会猛攻京城。东城的设施已经被摧毁殆尽,幼道,你认为东城能守住么?东城一破,整个内城,甚至这皇宫大殿,恐都难逃火炮威胁了吧。”

  桓玄和桓伟沉默不语,这件事一时确实难以做出决断。无论如何,据城而守总比出去进攻要好。放着坚城不守,主动进攻敌人,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桓嗣沉声道:“陛下若觉此法不妥,那便只有第二个办法了。”

  桓玄忙道:“第二个办法是什么?”

  桓嗣冷笑一声道:“第二个办法便是,陛下即刻下旨,我大军即刻弃京城西去,回到荆州。自此以后,拒江荆梁益之地,或可割据而守。但若想要得东南天下,甚至是什么天下一统之望,那恐怕便是痴心妄想了。”

  “什么?”桓玄怒而出声。

  桓伟大声道:“恭祖休得放肆!”

  桓嗣道:“我说的乃是实情。陛下又不敢主动进攻,那便只有被困守于京城。如今京城以西兵马空虚,为守京城又不敢分兵,则寻阳之地必为刘裕和李徽所据,自此大江通道封锁,再无退路。李徽甚至不用攻城,只需困着我等,京城迟早告破,我等插翅难逃,陛下等着被李徽擒获,沦为阶下之囚吧。唯有此刻回荆州,方可保全。陛下,臣这两个办法乃是一攻一守之策,陛下既不肯攻,那便只有守。不攻不守,便是困守等死。臣说话虽然不中听,但难道不是实情么?”

  桓伟叫道:“恭祖,你怎可如此胡言乱语?你住口。”

  桓玄面色愤怒,怒视桓嗣许久。终于转过头去,缓缓踱步道:“幼道,他说的对,他说得对。情形确实如此。朕不能再犹豫了,要么攻要么守,不攻不守便是等死。要下决定了。朕再想一想。恭祖,容朕再想一想。”

  桓嗣躬身道:“时不我待,明日一早,臣来听陛下决断,再不能迟了。”

  ……

  钟山南坡下,东府军后军大营。

  数日之前,李徽下令大军回撤至此。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有钟山的阻挡寒冷的北风,钟山大营比城东大营要舒适了许多。

  大雪下了之后,天气极寒。尽管东府军有完备的保暖衣物和帐篷睡袋,还有配发的燃烧更持久热量更大的石炭饼燃烧取暖,但是天气的严寒是客观情形,兵士们总不能裹着睡袋天天在帐篷里烤火。防寒防冻的事情从来都是军中的大事。

  从进攻京城开始,军中已有大量的兵士手脚冻伤皴裂,造成了影响。这也为什么冬天兵马作战是军中大忌的原因。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寒冷是无法阻挡东府军的脚步的,李徽退到钟山大营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

  蒋胜和郑子龙歼灭桓石生大军的捷报传来,全军上下震动惊喜。李徽自然也是高兴万分。但他立刻召开了会议,宣布了兵马后撤钟山大营的消息。

  所有人都赶到很意外,不明白李徽为何这么做。桓石生大军被歼灭,大军理当毫无顾忌的攻城才是。这么多天来,一直虚张声势,以火炮轰城。虽然取得了效果,但真正的进攻并没有进行。军中将士急切之极,只能耐着性子等待命令。

  现如今,京城攻城战没打,别处的东府军兄弟倒是取得了大捷,更令众人心焦。本以为此次即将进攻,但主公又宣布了退守钟山大营的消息。难道说,反倒是要放弃攻城不成?

  李徽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只是告诉众人,稍安勿躁,不要急在一时,听从命令便可。

  私底下,在和苻朗李荣朱超石朱龄石等高级将领的小范围的会议中,李徽解释了他为什么这么做。

  “孙子曰:穷寇勿迫。广陵之战后,局势已在我掌控之中。如今桓玄必急迫万分,因为他面临着进退两难之局。姑塾以西兵力空虚,他需要分兵去重新部署,又怕我大军攻城。所以这种时候,不宜迫之甚急,否则穷途末路之敌,会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正所谓狗急跳墙,便是如今的状况。桓玄毕竟还有十几万兵马在手,从兵马数量上而言,更甚于我。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给他机会。眼下的局势,拖下去对我们有利,着急的是他们,我们何必要主动攻城呢?”

  “另外,广陵之战的胜利会让对方认为是我攻城兵马增援广陵,所以才能取胜。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铤而走险突袭于我。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让他们认为我们确实担心他们出城攻击。故而撤兵到钟山大营,乃是造成我们害怕他们出城进攻的假象。越是如此,他们便越是会信以为真,他们便越是可能会进攻。如果他们进攻,东城大营是不够牢靠的,钟山大营背靠山坡,前方开阔,便于作战。所以,我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主公心里其实是这么想的。第一个理由尚可接受,避免对方狗急跳墙是对的。第二个理由则让人摸不着头脑,主公怎么会觉得对方会主动进攻?他们疯了不成?主动来攻?

  即便所有人对李徽的智谋从不怀疑,甚至敬若神明。但这一次,包括李荣在内,都觉得主公恐怕要失误了。

  但很快,事实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才叫做算无遗策,什么才是顶级的谋划,顶级的料敌机先。.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