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二次靖难?朱高煦的愤怒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二次靖难?朱高煦的愤怒

第(2/3)页

动荡的苗头,都要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天幕上的电视剧片段结束,朱及第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故事推向更关键的节点:

“随着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亲征蒙古的回师途中,于榆木川病逝(后世常类比于诸葛亮五丈原之殁),担任了二十多年储君、忍辱负重的朱高炽终于登基,是为明仁宗。即位之初,他对两位虎视眈眈的弟弟还算宽厚,朱高煦、朱高燧等人也暂时收敛,看似安心做他们的亲王了。如果局面能一直这样维持下去,或许也是一段皇家佳话。”

“然而,”朱及第话锋一转,语气充满了戏剧性的停顿,“历史往往就坏在这个‘然而’上。这位明仁宗朱高炽,身体本就不好,登基前就多次在监国理政时病倒。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力,熬死了他那精力充沛、征战一生的父亲朱棣。可谁能想到,他刚刚君临天下,龙椅还没坐热,在位仅仅十个月,就突然驾崩了!”

“更关键的是,”朱及第强调道,“当朱高炽在北京突然去世时,由他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刚刚被立为太子不久,而且人不在北京,正在南京!皇位突然虚空,新君远在千里之外……”

天幕下的众人,即便对后续情节一无所知,也能瞬间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政治风险和时间差!这是权力交接时最脆弱、最危险的时刻!

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悬念:“于是,在这种千载难逢(或者说,蓄谋已久)的情况下,原本已经看似安分的朱高煦,难免再次心动。他盘踞乐安,距离北京不远不近,他会怎么做?一个被《明史》大书特书的叔侄较量,一场被怀疑为‘第二次靖难’的风暴,即将拉开序幕……”

奉天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心都被吊在了半空。朱高煦会造反吗?那个远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能顺利继位吗?这场叔侄对决,又将如何收场?

朱元璋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目光冰冷地扫过朱棣,又落在虚空中。他心中对“靖难”二字的厌恶已达顶点,同时也对未来的皇位传承、对权力过渡的稳定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警醒。

就在洪武时空众人为皇位空悬、新君远隔千里的险局而屏息之际,天幕上的朱及第话锋突然一转:

“当然,据明宣宗实录记载,朱高煦在得知朱高炽驾崩的第一时间,就派出了杀手,企图在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返回北京奔丧继位的半路上进行截杀!若能成功,天下势必大乱,他便可效仿其父,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北上。”

这阴谋的寒意让奉天殿内众人脊背发凉。朱元璋眼中厉色一闪,对这种下作手段极为不齿。

“但是,”朱及第语气中带着一丝理所当然,“要刺杀一位法定继承人、尤其是已经有一定根基和威望的太子,难度系数实在太高了。且不说沿途护卫森严,单说咱们这位宣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