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 网友们的反驳
第(2/3)页
抹去了‘靖难’可能残留的任何一丝‘篡逆’阴影,将其完全正当化为‘再造社稷’的伟业。
2.强化自身权力根基:嘉靖皇帝通过尊崇朱棣,将自己与这位强有力的祖先紧密绑定。他是在告诉天下人:我朱厚熜继承的,不仅是孝宗—武宗的法统,更是成祖朱棣以来,我燕王一脉英勇果决、敢于打破常规的‘血脉’和‘精神’!这为他推行自己的意志(包括大礼议),提供了来自祖先的强大背书。
3.回应文官集团的潜在质疑:尽管文官集团在‘大礼议’中最终妥协,但内心深处对于嘉靖这种执着于本生父的做法,未必没有‘过于看重私情,有违大宗法统’的微词。而嘉靖将朱棣升格为祖,等于用祖先的范例宣告:我燕王一系,本就有不囿于寻常礼法的传统!我今日之所为,正是继承了成祖皇帝的魄力!”
“所以,老铁们,”朱及第总结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太庙位置危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操作窗口和表面理由,而嘉靖皇帝与朱棣相似的‘小宗入继’身份,以及他借此强化自身皇权合法性的内在需求,才是推动朱棣庙号变更最根本、最深刻的动力。”
“这是一场精妙的‘借古喻今’。”朱及第打了个响指,“嘉靖皇帝巧妙地利用礼法规则的矛盾,通过对前朝历史地位的重新界定,来服务于他当下的政治目的。他不仅仅是把朱棣请上了神坛,更是把自己和朱棣一起,焊死在了大明法统最核心、最不可动摇的位置上。”
“至于倒霉的仁宗朱高炽,”朱及第耸耸肩,“他作为一位在位仅十个月、性格仁弱、在父亲朱棣巨大光环下的守成之君,在嘉靖这场宏大的政治叙事中,自然就成了那个可以牺牲、用来腾位置的‘代价’。历史的选择,有时就是这么现实和残酷。”
天幕下的朱棣,听着这番分析,心情更加复杂。他意识到,自己身后名的提升,竟与后世子孙如此深刻的政治算计捆绑在一起。
而朱元璋则冷哼一声,对朱棣道:“老四,瞧见没?你这‘成祖’当得,倒成了后世子孙搞名堂的幌子了!”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朱及第最后笑道:“好了,关于‘成祖’的辩论暂告一段落。下一次,我们必须直面那个让嘉靖皇帝,乃至整个大明王朝都头疼不已的终极难题了!”
天幕在网友们“原来如此”、“政治操作666”的感叹和洪武君臣对权力运作更深的理解中,终于不再继续争论太宗升成祖这个问题了。然而,在洪武十一年的现实时空,这场由天幕引发的关于庙号、礼法与皇权合法性的思想风暴,才刚刚在帝国的精英阶层中猛烈刮起。
对于这些熟读经史的文人而言,辨析礼法、追溯正统,正是他们安身立命、施展抱负的核心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