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改革科举的决心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 改革科举的决心

第(2/3)页

接触一些实际事务?

还有……南北之分!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既然南方士子可能在科举中占据绝对优势,那就在录取上做些文章!不能让朝堂变成南方人的一言堂!要平衡,必须平衡!(这为他日后策划“南北榜案”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马皇后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看着丈夫那布满血丝、闪烁着危险光芒的双眼,心中暗叹。她轻轻将一件外袍披在朱元璋肩上。

“重八,夜深了,该歇息了。”

朱元璋抓住皇后的手,他的手冰冷而有力,声音沙哑:“妹子,咱算是看明白了。这皇帝,注定是孤家寡人。咱信不过那些勋贵武将,防着那些内侍太监,如今,更是不能再信那些口称圣贤、肚子里却满是算计的文人!”

他望着殿外漆黑的夜空,语气斩钉截铁:“咱活着,还能压得住。咱要做的,就是给后世之君,留下一个让他们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想结党也要魂飞魄散的规矩!哪怕背上千古暴君的骂名,咱也要把这朱家的江山,撑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这一刻的朱元璋,彻底抛弃了对“君臣相得”的最后一丝幻想,坚定了以绝对皇权、以恐怖手段驾驭百官,并以制度性制衡来维系王朝的统治思路。他对文官集团的警惕和手段,必将因为天幕的“剧透”和太孙妃的“警示”,而变得更加酷烈和莫测。

夜色深沉,宋濂府邸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灯。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位当世大儒凝重无比的面容。太子詹事府詹事宋濂,与翰林学士刘三吾对坐而谈,桌案上摆放的香茗早已凉透,却无人有心去品。

宋濂长叹一声,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以往少有的沉重:“三吾啊,听完今夜天幕之言,再结合近日种种,老夫……老夫竟有些相信那所谓的‘文官阴谋论’了。”

刘三吾捻着胡须,缓缓点头,眼神锐利:“希直(宋濂字)兄所言极是。即便洪武朝、永乐朝(他下意识用了后世年号)没有,数十年、百年之后,也必然会出现。天幕剖析得透彻,此非一二奸佞之罪,实乃制度运行之必然。科举取士,看似公平,然地域文风差异,长此以往,朝堂之上,岂非尽是东南翘楚?”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低沉:“而且,我们以往总以为,文官需结成一庞大朋党方能威胁皇权。如今想来,实在是想错了!根本无需如此!只需三五核心重臣,把持枢要,若再能……能影响东宫,甚至……”  他压低了声音,几乎微不可闻,“……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对天子或储君之安危……稍有懈怠或别有用心,其祸便足以倾覆朝纲!”

这话说得极其大胆,也极其诛心。宋濂闻言,身子微微一颤,却没有反驳。太子妃的意外,虽查实是意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