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方孝孺的讨妖幕檄文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方孝孺的讨妖幕檄文

第(3/3)页

其是兄弟相残的悲剧始终心怀芥蒂。此刻,他仿佛也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父皇明鉴。儿臣也觉得,若后世真如天幕所言那般违背常伦、不循圣道,即便强盛,也非我华夏正统应有之貌。方先生檄文,正本清源,儿臣以为当大力推行,以安天下人心。”

燕王朱棣站在下首,目光低垂,心中却是波涛汹涌。檄文将“靖难”定性为“离间天家”的妖言,这对他而言,既是解脱,也是一层新的束缚。他暗自松了口气,至少明面上,父皇不会再以那种审视“潜在篡位者”的目光盯着自己。但同时,他内心深处对那个“可能”的未来,并未完全释怀,只是此刻,他必须,也只能表现出对檄文的完全认同。

“儿臣以为,方博士所言极是!”朱棣抬起头,语气坚定,“此等妖言,蛊惑人心,动摇国本,早该如此明令批驳!”

以李善长为首的勋贵大臣们,更是纷纷出言附和。他们之前同样被天幕中关于“勋贵尾大不掉”、“武将拥兵”等未来描述弄得心惊胆战,唯恐陛下因此对功臣集团产生猜忌。如今檄文将此定性为“挑拨君臣”,正好为他们解了围。

“陛下圣明!”李善长躬身道,“方孝孺此檄,破邪显正,足以安定人心。老臣以为,当以此为契机,重申朝廷法度,巩固陛下权威,使宵小之辈再无兴风作浪之机!”

方孝孺本人,因此篇檄文而声望陡增。他站在文官队列中,虽然努力维持着古井无波的严肃表情,但微微扬起的下巴和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得色,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这篇檄文,不仅是他个人学识与忠诚的体现,更是他挽回因天幕“建文四傻”评价而受损声誉的关键一步。

朱元璋看着下方恭敬肃立的方孝孺,越看越觉得顺眼。此人文章锦绣,辩才无碍,更难得的是见识不凡,能一眼看穿那“妖幕”的虚妄本质,直指其悖逆人伦、违背常理的核心。

“什么‘建文四傻’?”朱元璋在心中嗤笑一声,“天幕胡言乱语,岂可尽信?观此子才学见识,分明是栋梁之材!若真到了标儿那一朝,有此等诤臣辅佐,何愁江山不稳?”

一念及此,朱元璋当即下旨:“方孝孺博古通今,忠心体国,所撰檄文,功在社稷。着即擢升为翰林院学士,参赞机要,以备咨询!”

这道任命,无疑是对方孝孺及其代表的传统儒家价值观的极大肯定,也向天下昭示了皇帝彻底否定天幕、回归“正道”的决心。

随着檄文的广泛传播和皇帝的明确态度,大明朝廷上下似乎重新找回了主心骨。之前因天幕而引发的种种私下猜测、惶恐不安,在公开场合迅速销声匿迹。朝堂议事重新回到了征税、练兵、水利、科举等“正事”上来。

朱元璋和朱标也似乎摆脱了天幕带来的阴影,重新将精力投入到治理国家的实务中。朱元璋甚至开始更加严厉地整肃吏治,强化户籍管理,仿佛要用更强有力的现实统治,来彻底抹去那“虚妄未来”的痕迹。

然而,真的能完全抹去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