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方孝孺的讨妖幕檄文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方孝孺的讨妖幕檄文

第(1/3)页

洪武十一年刚入农历六月,一篇由当代大儒方孝孺执笔的《奉天讨妖幕檄》被抄录无数,由驿马快船疾送四方,张贴于各州县通衢要道,并由官府胥吏在城乡各处反复宣读。

檄文开篇,便以煌煌正道定下基调:

“盖闻天道昭昭,唯德是辅;人道渺渺,守正为基。今有妖物横空,自号‘天幕’,行荧惑诡谲之事,乱我大明纲常,坏我华夏风气,其罪十端,天人共愤!”

其一,离间天家,动摇国本。

“妄言‘削藩’、‘靖难’,杜撰‘燕王靖难,叔夺侄位’之虚词,其心叵测,意在使我天家父子相疑,兄弟阋墙,效仿汉初七国之乱、晋世八王之祸,颠覆社稷,罪莫大焉!”

其二,挑拨君臣,毁我柱石。

“污蔑开国勋贵为‘尾大不掉’,诋毁边镇武将为‘拥兵自重’,此乃离间陛下与股肱之臣,欲使我大明自毁长城,其心可诛!”

其三,诋毁士林,绝我文脉。

“江南乃文教昌盛之地,士绅乃忠义所出之源。妖幕竟妄加‘把持朝政’、‘兼并土地’之罪,污浊清流,毁谤贤良,意在断绝我华夏千年文脉,使礼乐崩坏!”

其四,虚夸人口,违背常理。

“妄称后世人口竟达‘十四亿’之巨!我大明疆域万里,垦田有数,天时地利皆有定限。以今时田亩所出,尚需‘湖广熟,天下足’相互调济,安能养此十倍之民?此非虚妄,实为妖言!”

其末,蛊惑民心,诱生怠惰。

“尤以编造‘农夫婚宴’之奢靡为甚!竟言寻常农户宴席,鸡鸭鱼肉堆积如山,精米白面任意取用。此等景象,纵是缙绅之家亦不敢常为,何况黔首?此乃诱使我大明子民怠于耕织,心生妄念,最终礼坏乐崩,国将不国!”

檄文最后疾呼:“此十罪昭昭,铁证如山!望尔士农工商,勿再受其蛊惑。妖言虽巧,难敌圣贤之书;幻景虽奇,不抵脚下之土。恪守本分,勤于王事,则妖氛自散,天下归心!”

檄文所到之处,首先在文人士子中引发巨大共鸣。

浙江杭州,西湖畔的崇文书院内,山长手持檄文,对聚集的学子慷慨陈词:“吾辈初闻妖幕,或为其奇技淫巧所惑。今观方先生檄文,方知皆为乱心之术!后世女子竟敢妄议朝政,男女同行毫无避忌,此非伦常败坏为何?”  学子们纷纷附和,痛斥天幕毁坏纲常。

南京国子监内,监生们群情激愤。一名年轻监生高声说道:“妖幕竟言后世农夫不纳粮,反受补贴!自古皇粮国税,天经地义。若真如此,朝廷百官俸禄何出?边防军饷何来?此等荒谬之言,只能欺骗无知小民!”

在各地的诗社、文会上,士子们以檄文为纲,竞相赋诗作文,批判天幕。他们从圣人教诲中寻找依据,从历史典故中引证批驳,仿佛一夜之间全都“大彻大悟”,将此前对天幕的好奇与震撼,转化为捍卫“正道”的激情。

在广袤的乡村,宣讲檄文成为当地胥吏和乡绅的重要职责。

北直隶某村,老里长在打谷场上召集村民,由村里的社学先生宣读檄文。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