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夺情,来自官绅的绝杀
第(2/3)页
致改革失败,政敌反扑。”
“于是,在皇帝的默许下,一场残酷的镇压开始了。带头反对的吴中行、赵用贤被施以廷杖(在朝廷上当众打板子),打得血肉模糊,然后革职流放。艾穆、沈思孝等人也同样遭到严厉惩处。”
“这一顿杀威棒,暂时打散了明面上的反对声浪。”朱及第叹道,“张居正成功‘夺情’,留在了首辅的位置上。表面上看,他和他背后的皇权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但,‘夺情’事件真的赢了吗?”朱及第话锋一转,抛出一个沉重的问题。
“恰恰相反!”他自问自答,“这次事件,是张居正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身后遭遇疯狂报复的导火索之一。”
“首先,他‘贪恋权位’、‘不守孝道’的污名被彻底坐实。在此之前,反对者攻击他,多集中于其手段酷烈、结交宦官。而‘夺情’事件,则从儒家最核心的伦理道德上,给了他致命一击,让他的人格在士林清议中彻底破产。”
“其次,他用廷杖这种极端方式镇压言官,虽然一时震慑了反对派,但也寒了无数士大夫的心。大家不敢明说,但那种‘你张居正为了权力,连人伦都可以不顾’的恐惧与厌恶,如同毒液般在官场蔓延、积累。”
“经此一役,张居正彻底将自己放在了整个文官集团道德层面的对立面。他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他的权力,完全建立在皇帝(太后)的个人宠信和他个人的铁腕之上。这种根基,是极其脆弱的。”
朱及第最后总结,声音低沉:“官绅集团赶走张居正的第一次良机,虽然因为皇帝的强力干预和张居正的狠辣反击而失败了。但他们成功地在他身上烙下了‘不忠不孝’的印记,并让更多原本中立甚至支持改革的人,对他离心离德。所有积压的怨恨,都在默默等待着那个最终爆发的时刻——张居正生命的终结。”
“夺情”事件带来的无形冲击波在奉天殿前每一位观者的心中持续激荡,如同无声的惊雷,炸响了各自理念深处最隐秘的角落。
朱元璋缓缓向后靠在龙椅上,双眼微眯,手指依旧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理解张居正,甚至在某些方面欣赏张居正。“夺情”?若易地而处,为了他朱明江山的稳定,为了某项关乎国运的改革能持续,他朱元璋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甚至会更加果决,不留任何后患。那些言官的聒噪,在帝国利益面前,有时确实需要铁腕去平息。
“然,此子倚仗过甚,已近权臣。” 他心中的警钟再次敲响。张居正能“夺情”成功,根本在于李太后与万历皇帝的绝对信任与依赖。这种将个人权柄如此紧密地系于君主(及背后势力)私谊之上的模式,是危险的。一旦失去圣心,或者君主成长到不再需要这把“利刃”时,反噬必将凶猛无比。他朱元璋自己就是玩弄权术的顶级高手,深知其中的凶险。
“标儿,需有驾驭此等能臣的手段,更需有……防其尾大不掉的制衡之术。” 他看向身旁的太子,目光深沉。他既希望儿子有仁德之心,又担忧其过于宽厚,将来反被权臣所制。
朱标的脸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