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施罗齐黄聚于一堂
第(1/3)页
施耐庵与罗贯中师徒二人正沉浸在关于“最不坏制度”的沉重讨论中,门外忽然响起了几下略显迟疑的叩门声。
罗贯中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两位年轻的士子,正是同样寄居于此、准备参加科举的齐德与黄子澄。两人面色都有些局促,眼神闪烁,带着几分尴尬,又夹杂着一丝找到同类的渴望。
“施先生,罗先生,”齐德率先拱手,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我二人……在隔壁偶然听得两位高论,心中……心中颇有所感,冒昧前来叨扰,还望恕罪。” 黄子澄在一旁跟着行礼,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什么,只是脸上的神情更显不安。
施、罗二人对视一眼,心下顿时明了。眼前这两位,可是天幕上“大名鼎鼎”的“建文三傻”之二。虽说之前洪武皇帝为他们“平反”,稍稍抬了抬他们的地位,但近来天幕搞出那“有奖答题”,将靖难旧事和他们的“功绩”翻来覆去地剖析、调侃,使得他们刚刚好转一点的名声,瞬间又变得臭不可闻。如今在这应天府,他们几乎是士林中的笑柄,处境比施、罗这两位前张士诚幕僚还要尴尬几分。
“齐兄,黄兄,快请进。” 罗贯中侧身让开,语气平和。施耐庵也指了指旁边的座位:“不必多礼,坐下说话。陋室清谈,能得二位同道,亦是幸事。”
齐德和黄子澄小心翼翼地坐下,姿态拘谨。与虽然未曾显达但至少凭借著述留名后世的施、罗相比,他们身上背负的可是“误国蠢材”的沉重标签,这让他们在两位看透世情的小说家面前,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自然和自卑。
施耐庵何等眼光,一眼便看穿了二人的窘迫。他提起桌上的粗瓷茶壶,为两人各斟了一碗微凉的茶水,缓缓道:“二位不必如此拘束。老夫与贯中,早年也曾于张士诚幕中奔走,深知谋士之难。献策于前,成败在后,其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