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 掌权后东林党的蜕变
第(2/3)页
有责任,但罪不至如此酷刑,更不该是唯一被严惩的那个!
徐达脸色铁青,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赏罚不明,军心必散!日后谁还敢为疆场之事直言?”他带兵多年,深知疆臣不和是大忌,但更知道战后清算若如此不公,对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李善长眉头紧锁,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作为文臣之首,更能理解这其中党争的残酷和逻辑。站队,有时候确实比能力和事实更重要。但这后果……也太触目惊心了。若朝廷纲纪如此败坏,任何雄才大略的君主,恐怕也难以挽回颓势。他偷偷瞥了一眼暴怒的朱元璋,心中凛然,暗忖绝不能让此类党争之祸在洪武朝露出苗头。
朱标则是满面痛惜,喃喃道:“熊卿……可惜了……若能用其才,束其性,辽东何至于此……”他更多的是对人才枉死的惋惜和对朝局失控的无力。
天幕中,朱及第最后叹了口气:“熊廷弼的死,王化贞的生,可以说是明末党争最荒谬、也最残酷的注脚之一。它告诉后来的官员们一个血淋淋的道理:在大明晚期,你做对了事,可能不如你跟对了人。而当国家的司法和问责机制,彻底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时,这个王朝的根基,其实已经烂透了。”
天幕上,朱及第将杯中最后一点廉价茶水饮尽,咂了咂嘴,仿佛要将那苦涩滋味与即将讲述的历史糅合在一起。
“老铁们,从熊廷弼与王化贞之案我们可以看出东林党与其他非东林之间的争斗已经白热化了,但与些同时在东林党内部,也绝非铁板一块。”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在这狭小的八平米空间里,开始了新的讲述,“今天咱们就扒一扒,从泰昌元年开始,到天启五年魏忠贤彻底掌权前,东林党内部那些权力争夺和人心变化。”
“泰昌元年,光宗朱常洛继位,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东林党凭借在‘国本之争’中坚定的拥太子立场,开始得到重用。等到天启皇帝登基,凭借‘移宫案’中的果断表现,东林党的声望和权力达到了顶峰,一时间朝中重要位置,遍布东林或与东林亲近的官员,史称‘众正盈朝’。”
画面呈现出朝堂之上,东林官员意气风发、奏对侃侃而谈的景象。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朱及第话锋一转,“首先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东林党上台后,迅速对曾经的政敌——主要是所谓的齐、楚、浙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和排挤。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仅仅因为派系不同就被罢免,导致朝堂之上,几乎只剩下一种声音。”
弹幕飘过:
【开始了开始了,党同伐异传统艺能。】
【清流?我看是另一种形式的垄断吧!】
【这不就是排除异己嘛,说得那么好听。】
“其次,就是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朱及第继续道,“东林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政治联盟,里面有高攀龙、赵南星这样的理学名宿,有杨涟、左光斗这样的实干敢言之士,也有叶向高这样做过首辅、更懂权术平衡的老臣。谁该占据核心领导地位?谁该掌握吏部、都察院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