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 掌权后东林党的蜕变
第(1/3)页
天幕上,辽东烽火连天、城池易帜的画面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朱及第那张带着几分嘲讽和无奈的脸。
“老铁们,仗打输了,地盘丢了,接下来该干嘛了?”他自问自答,“没错,甩锅!啊不,是严肃追责!于是,从辽沈、广宁失守的天启二年开始,一直到天启五年,大明朝廷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责任认定’大戏。”
朱及第掰着手指头,开始分析:
“先说熊廷弼。这位老哥,能力绝对是有的,战略眼光也毒辣,他提出的‘三方布置’绝对是当时最稳妥的办法。脾气是臭了点,得罪人是狠了点,最关键的是,他跟当时如日中天的东林党关系一直很僵,甚至可以说是互相看不顺眼。他属于那种有本事,但不会‘来事儿’,更不站队(或者说站错了队)的实干型官员。”
“再说王化贞。”朱及第语气里的鄙夷几乎不加掩饰,“这位东林骨干,口号喊得震天响,‘六万平辽’听着多提气!可实际指挥水平嘛……呵呵。他最大的‘功劳’,可能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和背后大佬的支持,成功掣肘了熊廷弼,让辽东防线形同虚设。但他站队站得好啊,根正苗红的东林自己人。”
天幕上适时飘过网友的评论:
【这不就是典型的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站的?】
【熊蛮子输就输在没抱对大腿!】
【东林护犊子真是有一手!】
【王化贞这种蠢货凭什么不死?】
“这场持续三年的扯皮大战,本质上已经不是讨论谁对辽东失守负主要责任了,”朱及第一针见血,“而是变成了熊廷弼背后残余的楚党(或其他非东林势力)与王化贞背后的东林集团之间的政治博弈。”
画面呈现出朝堂上双方引经据典、互相攻讦的场景。
“最终,在天启五年,判决下来了。”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冰冷,“罪名是‘失陷封疆’,两人都被判了死刑。”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熊廷弼,很快就被处决了,而且死状极惨,据说是被‘传首九边’,就是砍了头送到各个边镇去示众,以儆效尤。”
“而王化贞,”朱及第摊了摊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愣是在监狱里活了下来,一直拖到了崇祯皇帝登基,后来居然……居然被赦免了!虽然最后也没得善终,但比起熊廷弼的即时处决、身首异处,他可是多活了好多年,保住了全尸。”
弹幕再次爆炸:
【卧槽!这特么还有天理吗?】
【主战的屁事没有,主张防守的背全锅?】
【东林牛逼!(反讽)】
【我算是看明白了,在大明,站队比能力重要,比责任重要,比特么江山社稷都重要!】
奉天殿前,死寂之后,是压抑不住的骚动。
“岂有此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须发皆张,“庸臣误国,庸臣误国至此!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枉杀!如此朝廷,如此法度,岂能不亡!”
他是真的被气到了。在他制定的律法里,失陷城池是何等大罪?岂能因为党争而如此儿戏?王化贞这种蠢货居然能活?熊廷弼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