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大理皇帝段素顺(特鸣谢书友 12035
第(3/3)页
建昌府、东昌郡、石城郡三个州郡,防备大周。
同时遣商队前往大周采购印刷的佛经。
因大理国君民皆笃信佛教,佛经销量很大,而经济却颇为落后,本国的印刷工艺即比不上大周,印刷成书的价格也贵了许多,质量也比不上大周佛经印刷的精美。
以前几十年,大理佛经皆是由西南夷的各少民部落,从大周采购后,加价卖给大理国商人。
如今西南夷即已被收归大周国土,而大周对商贸历来持开放包容政策,税收也低,是以自此后,大理自派商队前往大周境内采购佛经等商品。
柴宗训登位为帝十余年来,裁汰全国各地关卡,“考成法”整顿吏治,理顺社会阶层上升渠道,打压削弱权贵门阀势力,大力鼓励百姓从事商贸下,百业均兴旺发展。
十多年的发展下来,大周印刷刻书业已遍布全国,成为一个从业人员众多的大行业。
其中最发达的是四川成都和眉山地区,京城汴京、浙江杭州和福建建阳、麻沙地区,这些地方成为大周帝国四大刻书中心,并出现了蜀刻、浙刻、闽刻等不同刻书风格,带动着全国刻书业的蓬勃发展。
其中又以成都一带刻书业即蜀刻最盛。四川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发祥地,成都作为雕版印刷大藏经的基地而驰名全国各地,斐声国外。
蜀刻本校勘精当,字体遒劲方正,行款疏朗,版式舒展,为刻本中的精品,为各国中印刷书之冠。
据工部和户部的统计,大周目下已有印刷作坊八万余家,雇佣的工人数目在三百万人左右,已占全民人口的约一成。
在朝廷“最低雇工月俸”制下,随着大周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已上涨至每月1两银。
在目下大周社会物价下,一石米五百文钱,盐一斗八钱,1两银已足以养活一家八口人。
而生存压力大减之下,大周百姓的消费种类日增,尚学之风也成了百姓们争相推崇的。
一时间,大周百姓的儿童一代,识字率大增,国民素质提升也很快。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