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一七章 十字路口
第(3/3)页
对华族本能地心生恐惧。
福阿德・帕夏见状,趁机进言:“陛下,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站在华族人的对立面。绝对不能相信华族人的花言巧语,他们要与欧洲对抗,就不会放过我们,因为我们奥斯曼帝国正好卡住了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因此跟英法索要更多的援助。我们已经接到消息,大英帝国准备换新首相了,而新首相一上位就准备出访我奥斯曼帝国,陛下需要早做打算。”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直击要害,既点明了奥斯曼帝国的地缘政治困境,又为苏丹陛下指出了一条看似可行的应对之策。
在他心中,英法作为西方世界的主导力量,其支持对于奥斯曼帝国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与华族对立则是获取英法援助的必要代价。迈吉德一世心中还有另一层顾虑,那便是奥斯曼帝国与华族之间由来已久的贸易往来。
此前,英国人封锁印度洋航线时,华族的诸多商品被迫改走陆路,经波斯王国辗转走私进入奥斯曼帝国境内。
这一贸易渠道虽处于地下状态,却犹如一条隐秘的经济动脉,为奥斯曼帝国的商业注入了活力,众多商人从中获利颇丰,帝国的税收也因此水涨船高。
与英国人在次大陆开战之前,华族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还算融洽,容闳曾到访奥斯曼帝国,双方在文化、科技交流上擦出了不少火花;奥斯曼帝国还从华族那里订购过几艘铁甲护卫舰,这几艘战舰入列后,大大增强了帝国在黑海的海上力量,使其在与沙俄的海上对峙中有了更多底气。
“两位爱卿,我们与华族的贸易是不是要全面禁止了,还是我们继续维持着这种地下贸易关系,毕竟这对我们帝国是有利的。”苏丹陛下面露犹豫之色,在国家战略与经济利益之间权衡挣扎。
阿里・帕夏心中暗自叹息,这位苏丹在大事面前还是有些小家子气,过于看重眼前的商业利益。
但他仍恭敬地委婉说道:“陛下,相对于英法对我们的援助,这点商业利益算不上什么。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利用英法的帮助,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这样不仅仅能够对抗华族,还可以震慑帝国内部的那些宵小。”
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确保帝国的安全与尊严,商业利益虽诱人,但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相比,只能退居其次。
福阿德・帕夏也附和道:“是的,陛下,东部巴格达地区的几位帕夏一直都隐瞒税收,不服中枢的管理,必要时伊斯坦布尔应该派兵去将他们给换掉。只要与华族对抗,我们不仅仅能够获得宝贵的发展机会,还能够重新整肃松散的内部情况。”
他进一步强调了与华族对抗所带来的内部整肃契机,试图让苏丹陛下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对外的战略抉择,更是一次重塑帝国内部秩序的良机。
在两位帕夏的轮番劝说下,苏丹陛下终于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好,那就下令驱逐境内所有的华族人,断绝与华族的往来,同时向他们正式宣战。另外知会英国人,他们在次大陆的军队可以退到奥斯曼帝国来。”
这一决定看似仓促,实则是奥斯曼帝国在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自克里米亚战争后,英法带头承认奥斯曼帝国为欧洲国家,迈吉德一世一直对英法心怀感激,且心向西方文明,在他看来,华族与西方世界终究存在隔阂,站在英法一边,似乎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况且,英法的强大舰队就停泊在亚历山大港,近在咫尺的军事威慑力也让他不敢轻易违背英法的意愿。就这样,奥斯曼帝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裹挟下,迈出了这一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而次大陆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局势,也随之被推向了更加波谲云诡的深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