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八一章 赠书
第(2/3)页
其实这些举措还远远不够。永远有人会钻空子。政令再好,若不能彻底执行,上下一心,而是阳奉阴违的话,那也是枉然啊。不瞒你说,我现在最需要的便是能够和我同心同德,心向一处的帮手。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
李徽叹息了两声,举杯自饮。
苻朗道:“主公这话,倒让我想起了当年汉高祖刘邦之叹。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主公之忧,同汉高祖当年之忧相类啊。”
李徽忙摆手笑道:“元达莫要乱说,我岂能同大汉高祖相提并论。那是何等样的人物,我又是何等人?切勿捧杀,你知道我不喜这些。”
苻朗摇头道:“主公不知,放眼天下,几人能同主公比肩。主公高瞻远瞩,英明武决,我看,将来成就未必不如刘邦。刘邦当年,也不过是个亭长罢了。同项羽争雄,也非净占上风。创立大业,往往靠的是机缘。所谓天命所归,成功乃是必然。”
李徽笑道:“照你这么说,天命所归,便无需努力了?古今帝王,皆为天命之人,又为何有败亡兴衰之事呢?”
苻朗道:“所谓天命,只是前提。天命还需借助人力和后天的机缘。天命非定规,若不努力,便会转移。天命选择的是当下最有可能成功的人,若不能保持,天命便会另择他人。”
李徽大笑道:“这天命看来还是个势利眼,如此天命,要之何用?叫我看,天命便是人心,在于经营。人心所向,便为天命。所以,要想成功,得殚精竭虑,日日向上,努力进取。天命便攥在手心里逃不走了。”
苻朗微微点头道:“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还是主公想的透彻。苻朗却是愚钝了。”
李徽呵呵而笑道:“你可不愚钝。你能想到这些,已经超出许多人的认知了。希望你能够多多为徐州出谋划策,尽你之力。我若得建功勋,你也是大功之人。”
苻朗摇头道:“苻朗才薄,恐怕帮不了主公太多。但我却有一分力必出一分力。主公,这段时间,我也做了些事情,想为主公出一分力。我花了一个月的事件,编纂了一本治世方略,想献给主公。”
李徽惊讶道:“哦?快拿来我瞧瞧。”
苻朗命人取来,那是一本薄薄的书册,颇为简陋。苻朗呈递给李徽之时,笑道:“先告知主公,此非我的方略,而是我总结了我大秦先丞相王景略的治国方略,将他的治国之策集合而成。我想,这对主公必有帮助。王景略之能天下皆知,治国理政成效卓然,我大秦短短一二十年间能够横据北方,如日中天,不敢说尽为王猛之功,起码也要大部分归功于他。若非天王不听其临终劝告,执意南攻,也不至于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