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七章 天意(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四七章 天意(二合一)

第(1/3)页

  北方,五原郡。

  渡河之战再一次失败,虽然救回了数干兵马,也救出了辽西王慕容农。但是这场渡河之战的大败也彻底标志着慕容宝的军事冒险主义计划的全面失败。

  第一次渡河的失败还情有可原,损失还在承受范围之内。毕竟除了折损慕容绍之外,也只损失了三干多兵马。对于一支十余万的大军而言,算不得什么。除了在士气上折损之外,实力上倒是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

  但是这一次可不同。渡河兵马两万余,最终只有三四干人成功逃命,损失一万六干余兵马,且都是精锐兵士。这对整个大燕军队而言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正因如此,此战之后,慕容宝当机立断,立刻宣布撤兵。他知道,若再不撤兵,剩下的兵马恐怕也要断送在这里。那已经不是关乎他个人地位的事情了,那是关乎大燕存亡的大事,若不明白这一点,辛辛苦苦复国的大燕将会面临覆灭之灾。

  可回燕之路干里迢迢,又到了严寒季节,又面临缺衣少粮的境地。兵士们士气低迷。这条路漫漫修远,岂是那么容易变撤兵成功的。

  慕容宝问计于慕容农,在慕容农的建议下制定了撤退计划。本来,慕容宝是要按照圣旨的要求,将大军的指挥权移交慕容农的。但是慕容农坚决不肯接受。

  在关键时候,慕容宝没有落井下石,派人来援救自己,这让慕容农颇为感动。毕竟是兄弟手足,尽管慕容宝劣迹斑斑,曾经陷害过自己。但是在这种危险的局面下,必当团结应对,免生祸端。他能够下令援救自己,说明慕容宝还没有丧失理智。光是这一点,便值得自己投桃报李。

  圣旨虽要自己接替指挥之权,那也意味着对慕容宝的否定。自己若是那么做了,岂非有恩将仇报之嫌。况此时换帅,又要有一番折腾,完全没有必要。

  慕容农的撤退计划很简单,说白了便是交替掩护的有序撤离计划。从五原郡到盛乐的近五百里的路途,因为在草原之上,没有任何的防护。为了防止对方的突然袭击,必须快而不乱的撤离。

  为此,慕容农提出,自己率领一万骑兵断后,由慕容麟率领一万骑兵保护侧翼。剩下的兵马由慕容宝率领,往盛乐撤离。

  路途之中,自己和慕容麟的骑兵将交替掩护,随时保证有一支骑兵万人队在战斗状态。保证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兵马断后和保护侧翼,避免遭受魏军的突然袭击。

  而慕容宝的主力兵马,则不分昼夜的赶路,早日抵达盛乐休整。

  为了确保撤退的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抵达盛乐,脱离危险区。慕容农要求丢弃烧毁大量的辎重物品,所有影响行军速度的物资全部抛弃烧毁。只将军中运输粮食物资的上干架大车携带柴薪跟随。

  大车的用处不小,装载的柴薪可以供给路途中的大军生火御寒,在路途中可以随时运送伤员和体力耗尽之人,免得拖累行军速度。在遭遇袭击之时,大车可以在无可依托的草原上迅速组成简易的防骑兵冲击的工事,快速成为阻挡骑兵进攻的障碍。另外,夜晚宿营之时,也可作为挡风的屏障。

  为了确保兵马有足够的体力应对严寒和长途跋涉,慕容农建议将拉车的骡牛宰杀,供给大军肉食。将部分骑兵改为步兵,腾出来战马拉车之用。甚至将一些老弱的马匹也宰杀食用。虽然对于一支庞大的兵马而言,两三干头牲口甚至不够他们几天的食用,但有这几天的时间,便已经足够兵马支撑到这盛乐了。

  慕容宝全盘接受了慕容农的建议。此刻他的心里只想着赶紧率领剩下的八万多兵马撤回大燕,任何有利于撤军的事情,他都会同意。况且慕容农的建议有理有据,思量周密,没理由不照着做。

  慕容麟倒是颇有微词,但仅限于私底下。他认为慕容农过于谨慎,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此刻才是初冬季节,天气虽然寒冷,但是黄河尚未结冰。拓跋珪的主力兵马在黄河以南,船只已经全部烧毁,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可能渡河追击。就算临时打造,要想将主力兵马渡过黄河,需要大量的筏子。那也需要数日时间。届时,己方兵马已经到达盛乐了,他们也来不及。

  按照慕容农的做法,大量的辎重物资被丢弃烧毁,那是巨大的毫无必要的损失。大军已然败了,这时候便要多保存物资器械,减少损失。这一下子丢弃兵器盔甲等备用物资不计其数,价值巨万,还有大量的箭支等消耗材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举动。

  不过慕容麟并没有公开质疑,相反,当着慕容农的面,他还大力赞许慕容农的这些举措周密谨慎有章法。

  慕容麟何等聪明,他知道此次大败之后,慕容宝大概率太子之位不保,慕容农即将上位。而自己之前对慕容农的诸般行为,必为慕容农所记恨。从此刻起,要修缮和慕容农之间的关系,做好转换门庭的准备。

  之前他亲自渡河去救慕容农的举动,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否则他怎肯犯险。当慕容宝拒绝了自己的提议,执意要救慕容农的时候,慕容麟便立刻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他以亲自犯险去救慕容农的举动,来抢得头功,扭转慕容农对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此举确实奏效了。慕容农对自己的态度明显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