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五零章 宿命(二合一)
第(2/3)页
上的狼,我们虽看不见他们,但他们就在左近。我有这样的预感。他们定在左近,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位置罢了。”慕容农沉声继续道。
慕容宝听得头皮发麻,但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若对方无意进攻,何必渡河追赶甚急?俘虏交代的情形也是拓跋珪全军追赶,意图歼灭己方大军。眼下的天气对他们更有利才是,怎会因为天气原因退兵?更有可能是藏匿了踪迹,伺机进攻才是。
“那么辽西王认为他们躲到何处去了呢?”慕容麟问道。
慕容农缓缓摇头道:“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我才心神不宁,感觉到心里极不踏实。”
慕容麟笑道:“那岂不是自己吓唬自己?”
慕容农苦笑道:“也许吧。我也算是打了不少仗的人,但从未有一次,心中如此恐慌,没有底气,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慕容宝皱眉道:“道厚,你怎可如此说话?你这不是动摇军心,灭己之威么?”
慕容农忙道:“太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
慕容宝摆手道:“罢了,不必说了,你只说眼下当如何?”
慕容农沉吟道:“目前我们的情形确实危急,兵士冻伤颇多,颇为棘手。我同意赵王的意见,我们不能耽搁,当即刻离开,越快越好。赶到平城同范阳王会合,距离燕国境内便只有不到百里,到那时便安全了。至于这些冻伤的兵马,我也和赵王的建议一样,将他们留下吧。他们能不能活命,全凭他们的造化。我知道这么做很不妥,但我们只能这么做。”
慕容宝叹了口气,轻声道:“既然你们都是这么想的,那也只能如此了。我……实不忍留他们在此,他们都是我大燕的将士啊。我如何忍心。”
慕容宝说着话,眼中流下泪来。不管是不是发自真心,起码作为大燕太子,他不能表现的无动于衷。
“太子不要悲伤,一切都会过去的。总有一天,我们还会杀回来,将拓跋珪碎尸万段,为将士们报仇。太子还是决定何时出发吧。对了,还有撤退的路线,我觉得需要斟酌一番。”慕容麟道。
慕容宝擦了眼泪问道:“何意?”
慕容麟道:“适才辽西王的话让我觉得颇有道理。敌军动向不明,这可能是诡计。此去平城也是四百多里,若是敌人已经迂回到了盛乐和平城之间的荒原上埋伏,正等着我们自投罗网的话,岂非是极为糟糕之事?所以,我觉得我们当规划一下撤退路线,以防万一。”
慕容宝头皮发麻。慕容麟说的情形如果是真的话,那可真有大麻烦了。偏偏失去了对方的踪迹,而辽西王又说他有不祥的预感,对方似乎就在左近窥伺。对方有没有可能已经利用这几天的时间,骑兵绕行前方某处提前布下埋伏,等待己方大军自投罗网呢?绝对有可能。
“依你之见,我们当从何处撤离?”慕容宝急促问道。
慕容麟想了想道:“本来,从盛乐往南,经代郡雁门关进入我大燕境内的距离最短,也可绕开前往平城的漫漫长路。但是这条路全是山野横亘,崎岖难行。我们这么多兵马,根本无法通行。因为地形复杂,也更容易遭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往平城走。”
慕容麟说着话,伸手蘸了茶水在桌上画着路线,口中道:“直接前往平城的道路便是这条粮道,也是最短的距离。按理说当走这条路才是。但是如果对方设伏,则极为危险。不如我们不走这条中间的最短的距离,反倒从东北侧绕行。则可绕行到平城西北方向,再直奔平城。敌人就算得知也来不及了。”
慕容宝看着那条湿漉漉的从北侧绕行的一条弓形路线,皱眉道:“从这里绕?越往北,岂不是越危险?路程也越长?”
慕容麟点头道:“对,正是要如此。这叫做反其道而行之。兵行诡道。他们越是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对我们而言便越是安全。从盛乐绕行,抵达这里……就是这里……地形我很熟悉。我记得这里有座山,名叫蟠羊山。山南山坡叫做参合坡。我们顺着参合坡下的河边走,既可避风,又可隐匿踪迹。避开对方的伏击。岂不是妙计?”
慕容宝盯着慕容麟粗大的湿漉漉的手指,看着桌案上被画出来的湿漉漉的图形发愣。
“我不同意。要撤离,便直接前往平城。绕行不但多走远路,造成更大的不便。而且也是极为冒险的行为。越往北,越是在魏军的掌控之下。不久前,平城遇袭,魏国骑兵便是从北边攻来。他们就在北边。”慕容农大声道。
慕容麟皱眉道:“辽西王,你认为对方有无可能在我们的去路之上埋伏?”
慕容农沉声道:“当然有此可能。特别是莫名失去了他们踪迹的情形下,这种可能大大的增加。”
慕容麟道:“好。那么他们在粮道上设伏的可能大,还是在北边设伏的可能性大?”
慕容农思索片刻道:“当然是在粮道上设伏的可能大。北边……确实可能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慕容麟点头道:“你认为一旦遭遇敌军埋伏,我们胜算几何?”
慕容农沉吟道:“以目前的情形,最多三成。”
慕容麟一拍巴掌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进最有可能遭遇敌军埋伏,而我们战神的可能不足三成。我提出绕行有何不妥?你为何会反对?”
慕容农皱眉道:“我……我只是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