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五二章 大败(二合一)
第(2/3)页
绕行司马尚之大营后方,在黎明时分发起了进攻。
这正是桓玄等人设计的诱敌深入包围绞杀之策。
此计由豫章太守刘裕所献,由卞范之加以调整。核心便是放出假消息,通过已经叛变的刘牢之之口迷惑司马道子的兵马。通过放弃重镇夏口,让这诱敌之计变得更加的可信。
前期发布的各种荆州内乱的消息,都是刻意为之。事实上,殷仲堪之子殷旷之确实在南阳反叛,但他们根本没有进攻襄阳的本钱,区区数干兵马,已经被桓玄派兵牢牢锁在了南阳。梁州杨氏族人的反叛也早已被镇压。卞范之命人放出这个消息,便是为了让夏口之败显得更自然,让司马道子等人对桓玄陷入内乱困境而深信不疑。
正因如此,司马道子才会命司马尚之一路猛攻向西而来。
桓玄军这一路上的丢盔弃甲都是假装的,他们压根没打算作战。为的便是将司马尚之的大军吸引到洞庭湖北的湖口位置。这里是绝佳的包围地点。
桓玄水军的撤离是迷惑敌人,芦苇荡和沼泽之中空无一人也是迷惑敌人。其实在长江上游之地,桓玄的水军早已在桓谦的率领之下集结。两万水军做好了顺流进攻的准备。
而张崇之等人在湖荡沼泽之中的搜索也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卞范之料敌机先,他知道面积这么大的湖荡之地必会引起对方的怀疑,怕有埋伏。所以他索性放弃了在湖荡之中屯兵埋伏的想法,将三万精锐乘坐船只藏匿在洞庭湖深处设伏。洞庭湖八百里,南北比东西纵深更大,藏在湖心位置,敌人根本无法察觉。
种种的布置,终于等到了今日这一刻。这是一场决定性的作战,桓玄隐忍至今,布置至今,为的便是要全歼司马尚之的这五万大军。彻底粉碎此次司马道子气势汹汹的讨伐。
战斗从凌晨开始,遭遇埋伏的司马尚之的兵马阵脚大乱,仓促迎战。
由于后营是辎重和粮草营地,兵马以老弱为主,在战斗开始之后便被迅速突破。在司马尚之率军赶到战场之后,整个后营已经火光冲天,兵马四散奔逃。后营七干余兵马被桓嗣率领的前锋兵马击溃。
随后,桓玄军三万大军正面进攻,双方在狭窄的十几里长宽的战场上展开了血腥的厮杀。携带大量火器手雷的桓玄军岂是已经心慌意乱的司马尚之的兵马所能抵挡的。
虽然桓玄军的火器颇为粗鄙简陋,但是依旧对朝廷兵马而言占据碾压的优势。况且司马尚之的兵马之中大部分是新募兵马,许多人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真正的厮杀,跟桓玄手下的老油子兵比起来在作战技能和素质上差之甚远。双方的交战在数个时辰后便分出了胜负。
午后时分,司马尚之的四万兵马已经死伤了超过万人。兵马已经呈现溃败之势。但问题是,他们无处可退,他们的后方便是湖口,湖口的对面是敌军城池。他们唯一能够逃走的可能便是依靠水军撤离,但此刻,江面上的水军已经被桓玄的水军碾压般的消灭的七七八八。只剩下数十艘战船狼狈逃窜。
司马尚之等人陷入了绝境之中。
午后未时,司马尚之的兵马全线崩溃,大量的兵马放弃了抵抗抛下兵刃投降。司马尚之知道大势已去,不知如何是好。张崇之等人建议拼死突围,司马尚之彷徨无计,只得听从。张崇之和几名将领集结四干余兵马发起突围。但这种局面之下哪里突围的出去?整个出口被敌军全部拦阻,桓玄军兵马密密麻麻堵在东边,毫无退路。
张崇之颇为英勇,策马冲在前方,率领数百骑兵往前冲杀,杀出了数里长的血路。但突然间前方一群步兵拦住去路,手握黑乎乎的火铳喝叫。张崇之哪里管这些,策马冲杀过去。但听得火铳轰鸣声连番响起,张崇之连人带马被轰的血肉模糊,轰然倒毙。
眼见如此,仓皇无路的司马尚之带着数干兵士冲入湖荡沼泽之中,试图躲避。他们慌不择路在湖荡之中乱走,许多人陷入沼泽污泥之中淹没,许多人被惊动的毒龙袭击。这湖荡之中宛如迷宫,若无熟悉地形的人带路,根本无法走出来,更别说外边早已有天罗地网的包围了。
僵持到天黑时分,桓玄命人在外围喊话,威胁司马尚之和里边的兵马出来投降,否则便纵火烧苇荡沼泽。司马尚之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出来投降。
满身泥污的司马尚之被押到桓玄面前,桓玄纵声大笑,极尽奚落。
“司马尚之,汝可算到有今日否?只要你归降于我,揭露他谋害先帝之罪,我便饶了你性命。”桓玄大声道。
司马尚之自知必死,他又怎么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他的妻儿族人百余口都在京城,这么做岂非是要送了他们的命。于是冷笑怒斥道:“桓氏逆贼,欲篡我大晋社稷,那是休想。你父桓温逆贼不能得逞,你也同样不能得逞。”
桓玄是何等人?岂受得了他这般言语。大怒之下,当下拔刀上前,一刀便将司马尚之枭首。卞范之等人阻之不及,眼见司马尚之人头落地,却也无可奈何。
要知道,杀了司马尚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