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五章 攻杀(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一五章 攻杀(二合一)

第(2/3)页

况进行微调,可起到比在城头更为有效的打击效果。

  这不是李徽长了天眼。这几年李徽多次巡查边镇,对于重要城池的城防和守御极为重视。广陵自然是重点之一。每座城池的防御手段和难点,优化的手段,城池的格局李徽都了然于胸。广陵城火炮的缺点李徽自然早就明白,曾和军中将领进行过座谈,探讨最佳的守城策略。

  此番既然要在广陵作战,李徽自然会根据之前的思考进行部署和调整。火器是守城利器,桓石生既然有强大的水军随行进攻,那么相关的进攻方式和手段几乎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李徽的‘建议’对蒋胜而言便是锦囊,过去几天,城头三十门火炮被移到城内,搭建炮台进行安置。剩余十门炮因为太过老旧,且是被固定在城头上无法移动,这才留在城头上。这便是被桓石生误以为广陵城中只有十门火炮的原因。

  那三十门火炮移入城内之后,预设了三处射击位置。十门炮射击方位是东侧邗沟码头水域,那也是对方战船停泊的位置,距离南城三百步左右。其余二十门预设的位置是南城护城河和护城河对岸的开阔地带。

  战斗打响之后,这三十门老式火炮得以发威。尽管是老式火炮,用的也是老式的导火索式的装药炮弹,一样起到了很好的打击效果。

  但这些火炮是难以阻挡桓石生猛攻的决心的,大量的兵马渡过护城河之后,桓石生的水陆兵马向东城和南城发起了猛攻。数以万计的兵马冲到城下,云梯竖起如林,借助弓箭和床弩的强大压制力展开攻城。

  城头东府军迅速反击,火器轰爆响,手雷轰鸣,双方杀的天昏地暗难解难分。

  城中守军总数不过两万余,南东城墙此刻防守兵力各七干余,人数虽是劣势,但是借助有利城池格局,守城绰绰有余。桓石生之前估计城中兵马最多万余,他再一次情报错误。所以他想以绝对优势兵力,分散对方兵力的猛攻之策再一次遭到了挫败。

  经过数轮猛攻,死伤数干之众后,桓石生意识到分散攻城的办法恐难奏效。于是他下令集中兵力对南城进行猛攻。

  在意识到对方的火炮只有零星的火力之后,他下令将邗沟码头外水域的数十艘重楼战船全部驶入护城河区域,击中全部兵力对南城城墙进行猛攻。

  这么做的好处是,重楼战船上的床弩可以近距离压制城头之敌。而重楼战船上大量的弓箭手也可以近距离的对城头施射,最大化的发挥水军的攻击压制力。否则大量的水军士兵在船上无法参与进攻,那是火力上的浪费。

  即便进入护城河之后,己方船只也更危险,但相较于所需要的攻城火力而言,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乎,在经过长时间的调度之后,数十艘重楼战船终于缓缓从狭窄的水闸区域进入护城河中。宽度近五丈的护城河本来是相当宽阔的,但被这些庞然大物进入之后,顿时显得极为拥挤。重楼战船本身宽度便达两丈五,进入护城河之后顿时如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一般,将整个护城河塞的满满的。数十艘战船一字排开,绵延数百步的距离,倒也颇为壮观。

  这本来是城内火炮极好的打击机会,可惜的是,老式火炮太过陈旧,在过去两个多时辰的连续发射之后,已经损坏大半。那些本来就是长期训练之后趋于老化的火炮,支撑不了高强度的发射。另外炮弹储备有限,已经所剩无几了。故而才会零星发射,才会让桓石生生出重新部署进攻的想法。

  桓石生的部署很快奏效了。重楼战船上的八十多架床子弩集体发射儿臂粗的铁弩箭,且每一次同时射出数百枚,那样的威力是令人震惊的。如此近的距离,铁弩箭可以直瞄城头进行打击,精准度极高。

  更别说还有三层船楼上的数干水军弓箭手对着城头猛烈放箭的打击力了。

  城头守军在立刻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只听得箭支嗖嗖的从头顶飞过。带着风雷之声的粗如儿臂的弩箭划破空气在周围轰的烟尘四起。

  首当其冲的便是南城的瓮城城楼,之前已经遭到了一些破坏,此刻在大量弩箭的轰击之下,廊柱倒塌,木屑石屑纷飞,石块瓦片簌簌而下,里边的守军兵士死伤惨重,根本无法立足,不得不撤离城楼。

  借此机会,桓振身先士卒,大吼着率领三干精兵猛攻瓮城城门。瓮城两侧城墙上的东府军兵马连忙增援,展开猛烈打击。但攻城方床弩瞄准两侧城墙直瞄轰射,将东府军兵马压制在垛口之下。

  两架攻城车轰隆隆推到城门口,巨大的攻城铁锥在数十名壮汉的推动之下开始轰隆轰隆的撞击城门。城门巨木发出断裂之声,城门洞上方木石在巨大的冲击之下簌簌而下,烟尘飞扬。

  蒋胜得知城门告急的消息后赶来查看,冒着对方凶猛的床弩的轰击来到瓮城城门口时,看到城门下方全是敌军。己方兵马被压制的无法进行打击。

  若是以往,蒋胜必是焦灼之极,定会下令兵马不计代价的对城下进行打击。但此刻,蒋胜却出奇的冷静。他想起来李徽信上所说的情形。

  “守城之战,重在利用地形,对敌进行杀伤,而非蛮力对抗,否则同野战何异?广陵瓮城,乃内瓮城,是为诱敌之死地。敌入瓮城,乃瓮中捉鳖。故而外城城门洞不可塞绝,敌攻破之也无大碍。凡敌入瓮城,便是杀敌良机,而非失城之兆。所以,聪明的对手,会猛攻城墙而非城门,以防误入内瓮城之中。如果此战桓石生攻瓮城,是为不智之举也。尔当善于抓住此良机,重创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