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九章 穷途(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二九章 穷途(二合一)

第(2/3)页

不安,不妨多听听这些童谣,或许便知答案,便有信心。阿弥陀佛,老衲要去施粥了,少陪了。改日有瑕,请李大人前往我瓦官寺一行,老衲必扫尘以待。今日却失礼了。”

  李徽合掌还礼道:“法师自便。”

  法汰离去,自去忙活。李徽和谢道韫也离开了粥棚,慢慢的沿街漫步。

  阳光正好,天气温煦。熙攘的人群之中,身后的童谣一直伴随着两人响起,声音甚至越来越大,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长干巷,巷长干,

  前年杀道子,今年驱诸桓。

  来去如走马,兜转不平安。

  百姓落水火,日日泪不干。

  长干巷,巷长干。

  李郎止金鼓,井水甜又甜。

  李郎开廪仓,竹马绕井栏。

  巷口问阿婆,都指李青天。

  长干巷,巷长干,

  李家郎君坐堂前,

  耄耋得宁,童稚得欢,世间得安!”

  ……

  寻阳东,大江之上。

  寒风从江面吹过,呜呜作响。重楼战船的桅杆摇摇晃晃,连带着整艘大船吱呀作响,船板发出咔咔之声,仿佛要散了架一般,令人惊恐。

  船楼之中,桓玄呆呆而坐,神色阴郁的看着黑乎乎的波涛涌动的江面,像是一截没有生命的枯木一般立在那里。

  在桓玄的感受中,此刻的情形就像是这艘随时要分崩离析的大船一般,随时随刻都可能四分五裂。军心已经涣散混乱,一切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就在不久前,寻阳被占领的消息传来。刘裕不但攻占了寻阳,而且拥戴司马德宗重新复位,那个死去的大晋又复活了。消息传来,桓玄大惊。

  他倒不是震惊于司马德宗的复位。虽然也后悔当初没有将司马德宗给一刀砍了,让他又被人拥戴复位。但是,毕竟现在的情形,不是司马德宗死活的问题。就算没有司马德宗,也有司马氏的任何一个人被拥戴为帝,其实都是一样,跟局势已经没有关系。

  桓玄所懊恼震惊的是对刘裕的行动如此迅速,他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攻占了寻阳。自己最怕的便是这件事,寻阳一旦被攻占,去路便被断绝。自己要如何回到江陵?

  自己还是太掉以轻心了,从京城退兵之后,本应该派骑兵急速前往寻阳,增援寻阳的守军,以防寻阳出事的。但因为本身兵马便不多了,此番撤离只有四万兵马,骑兵一去,随行兵马更少,担心遭到东府军的截击而无法对抗。心中存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加速赶路或许能够顺利过寻阳。

  但事实却是,任何一次疏忽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此刻便是如此,寻阳被攻占之后,局势陡变。如何顺利回到江陵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昨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军中上下一片死寂。在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之时,冯该、丁仙期、桓宁(抱歉,之前误写为桓胤。桓嗣长子桓胤已死,此为庶出子桓宁。人物杂乱,剧情冗长,不免脑子抽抽。见谅!)、桓蕴等人都提出拼死一搏,进攻寻阳之策。要以撤退的四万兵马和随同撤退的姑塾部分兵马和水军对寻阳展开猛攻,夺取向西通道。

  但是,桓玄却犹豫了。他对眼下军队的作战能力已经失去了信心。这不到五万的水陆兵马已经士气低落,从京城离开之后,路上寒风凛冽,兵士冻死冻伤无数,也逃跑了许多。这一切都是士气崩塌的象征。若非抱着回到荆州的信念,恐怕早已分崩离析了。

  眼下要这样一支兵马去进攻寻阳。刘裕又在寻阳有五万大军的驻守,那是完全不可能成功的。进攻的后果必是大败,最终覆灭于此。

  桓玄还不想死在这里,他认为只要回到江陵便还事有可为。若是强攻寻阳,必将死于此处。京城已经陷落,姑塾也已经被东府军占领。东府军的兵马定然已经开始追击,若在寻阳被滞留,则必死无疑。

  桓玄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众人商议之后,冯该提出了他的计划。

  “陛下所言甚有道理,唯有陛下平安回到江陵,方可扭转大局。臣有一策,可保陛下平安回到江陵。臣愿领陆上兵马进攻寻阳,以此明修栈道,而陛下则暗度陈仓,从水路率领水军冲破寻阳江面封锁,回归江陵。刘裕军并无多少水军,之前其水军为桓石生将军所灭,如今也必无多少战船,难以拦截。臣认为他们拦不住我水军船只。臣进攻寻阳,也可吸引其注意力,趁着夜黑风高,陛下可安全西去。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可是,冯将军,这么一来,这四万陆上兵马可如何是好?岂不是都要死在这里了?”桓蕴叫道。

  冯该道:“你怎知我必败?就算我败了,那又如何?只要陛下能够成功回到江陵,我等战死于此又当如何?当此危难之际,我等要以大局为重,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希望计划能够成功,也算是我冯该为大楚效忠,不负桓氏栽培,不负陛下。”

  众人闻言,倒也无话可说。

  桓玄沉吟思索,认为此计可行。对方水军明显不多,怕的便是对方纠缠住自己的水军,难以通过。陆上兵马攻寻阳,对方水军必然增援,可让自己顺利通过。虽则陆上四万多兵马恐难以攻克寻阳,甚至有可能全部覆灭于此,但是不这么做的话,其实也难以西去。与其如此,不如攻城诱敌,保证自己逃脱,也算是死的其所。

  “好,冯该,你很好。最终对朕忠心耿耿的还是我西北之将。你乃雍州人士,朕便封你为雍州刺史,镇东将军,命你领兵马攻寻阳。若克寻阳,皆大欢喜。若不克,朕也不会怪你。希望你能够全力而为,尽忠效力。你家眷随朕回江陵,朕必妥善安置。若你有不测,朕将厚待你妻儿子女,封官赏爵,令你无后顾之忧。”桓玄沉声道。

  冯该跪地,磕头谢恩。

  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