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一)_剑来陈平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3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一)

第(3/3)页

见仙鹤盘旋,也是一招小小的妙手。

        世间修道之人,一个个喜欢疑神疑鬼,他不折腾出点花样来,要么蠢到无法上钩,要么怕死到不敢咬饵。

        说来可笑。

        若是入山之人,一个个浩然正气,谁也不杀谁,各拿各宝,他还真没辙,至多就是关闭大门,让那些修士一个个老死于此。

        凉亭对弈的两具尸骸,早年便是如此。

        不是真杀不成人,而是得不偿失。

        一旦真身显露,那缕残留剑气就不会客气了,甚至可以循着痕迹,直接杀入茫茫白雾当中。

        老者在蛰伏千年之久的漫长岁月里,就吃过两次大苦头。

        何况仗着境界,以力杀人,如稚童以木捣烂蚁窝,老者最初在异乡故土,做得多了,最终撞见了那位道观供奉之人,所以才会沦落至此。

        山上诸多宫观殿阁、天材地宝、仙家秘笈,对于老者而言,已经意义不大,更多还是准备未来等到自己的境界,在浩然天下任何一洲都足够自保,才会开宗立派,到时候所有宝物机缘,便是自家宗门的底蕴所在。那些品相太差的,老人还真看不上眼,支离破碎之后,归于天地,化为灵气,亦无不可。

        此地灵气充沛,尤其是水运浓郁,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大千气象。

        老者当下真正关注之人,不是那三位金丹地仙,是其他三人。

        一个是运气太好,所以运气便不好了。

        竟然莫名其妙就得了山巅道观的三分机缘,一尊破碎的木胎神像,仙家秘炼而成的碧绿琉璃瓦,水运蕴藉的地面青砖。

        还有两人,一个是他破天荒动了收徒念头的,的的确确与山上道缘沾点边,若是真成了师徒,徒弟境界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将来在外边奔波劳碌,与师父里应外合,会让他更加省心省力。说不得元婴也随便吃,师父证道果,弟子拿那金丹与元婴与宝物,皆大欢喜,一起在浩然天下登顶,说不得有朝一日,还可以衣锦还乡,让那帮眼高于顶的臭牛鼻子老道,大吃一惊。

        一个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所以就成了必须死的一个。

        而且多半不用他动手。

        到时候反正已经杀到了只剩下五人,再多杀几个,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其实那些人若是能够精诚合作,摒弃成见,选择共同破局,再加上那一缕剑气存在,他便要麻烦许多。

        就只能“挺着肚子”开始远游,慢慢等着那些家伙,一个个渐渐老死在这座肚里洞天中,一身道行,化作灵气,重归小天地。

        只不过可能吗?

        绝无可能。

        哪怕对方如此相亲相爱,最终出现一位有望跻身玉璞境的元婴。

        真到了那种时刻,无非就是他付出一些代价,亲自出手将其打杀。

        天地接壤,大劫临头。

        可不是他让那三位纸片神祇随口胡诌的玩笑话。

        如果有谁能够获得那缕剑气的认可,才是最大的麻烦。

        天大的麻烦。

        好在目前看来,并无这种天命所归之人。

        既然暂时闲来无事。

        老人打开一本书页薄如蝉翼的书籍,内容以细微近乎不可见的蝇头小楷写就,期间还夹杂着一页页修士画像。

        除此之外,便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了。

        每一章,便是一位修士在此地的经历与生死,事无巨细,皆有详细描绘,所有人在此地的言行,都有一字不差的确切记载,不过每个故事的篇幅,有长有短。

        看似谁都是主角,但是谁都会死。

        这便是老人无数年来,在偷偷摸摸炼制名山大川之外,最重要的修行之道。

        白雾茫茫,山水境内,纤毫毕现。

        这便是真正上乘的神人观山河。

        如今的圣人坐镇小天地,可不是三教百家早年自己琢磨出来的门道,一样是学来的。

        高大老者最想要去拜访的,不是什么三教圣人,而是那座诸子百家当中的小说家修士,他们坐镇的白纸福地。

        肯定可以大道相互裨益,好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座天下的读书人,说话就是讲究。

        高大老者抬起头,望向青山之巅的道观方向,感慨良多。

        遥想当年,他追随那人一起修道,山中人少,唯有书多,藏书极丰,他也算遍览群籍。

        一次那人难得开口言语,询问看书看得如何了。

        他答道,看道家典籍,生中有死,有点冷。看佛家经文,苦中有乐,有点热。看儒家经义,规规矩矩,有点烦。

        那人便笑言,读进去了些许,远未读出来,人在深山中,见山不见人,还不算好。

        只是不等他看书更多,便有了那场一剑递出、剑气如暴雨的惊天变故。

        那一剑,真是至今想来,也会让人觉得背脊生凉,肝胆欲裂。

        那人临终之前,为了破开天幕,将这座主人更换多次的小天地与自己,一同送出家乡天下,其实已经无力约束自己更多,便只能与自己约法三章。

        岁月悠悠,所谓的约法三章,已经不再是什么束缚,如今就只剩下那一缕剑气还在苦苦支撑。

        随着这座天下的修道之人,闯入此地,像那武夫黄师,行事一个比一个肆无忌惮,一次次打碎木像,事后他又缝缝补补,重新拼凑起来,对那人仅剩的些许敬畏之心,便随之消磨殆尽。

        老人随便瞥了眼远方。

        若是有人胆敢坏了他的这场观心局,比如胆敢以蛮力镇压众人,那就可以先死了。

        刚好拿来杀鸡儆猴,好让那些小崽子愈发相信此地,是某位远古飞升境修士的修道之地。

        付出些代价,无非是消磨几十年光阴积攒下来的表面修为而已,对于他这种存在,光阴不值钱,砥砺道心,修行道法,才最值钱。

        有机会这么做的,都没这么做。

        没本事这么做的,偏偏打肿脸充胖子,例如那个名叫詹晴的小侯爷,徒惹笑话,一步错步步错,注定是活不长久的,而且说不定会死得比较伤心伤肺了。

        例如死在某位蝼蚁手上?

        或是干脆安排一二,让这个小家伙,死在他那位心爱的白姐姐手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