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为你立生祠,入史册,流芳百世…
第(3/3)页
国强,既如此,你且说说自己的成绩,亦或者是心得体会。”
“这......”
国渊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面试,被刘铄的发问方式搞得有些懵。
不过......
他的适应力还算强悍,仅仅只是一瞬,随即回答道:“在下不敢妄谈成绩,不过康成书院的田亩,在我的管理下,亩产比寻常田亩高五成左右。”
“哦?”
刘铄顿时一个愣怔,眼神放光:“亩产高五成?”
国渊点点头:“没错!的确是五成。”
刘铄诧异:“你是如何办到的?”
国渊倒也没有遮掩,直接回答:“在下以为,庄稼与人类似,同一亩庄稼中,有长势好坏之分,亦如人有美丑、高矮、胖瘦之分。”
“而根据在下的观察,父母长相俊美,往往后代长相亦美;父母身材高大,往往后代身材高大;父母魁梧,后代亦然。”
“若是如此,庄稼亦然,因此在下每年都会挑选长势好的庄稼育种,次年的庄稼便比往年更好,以此类推,十数年下来,方有才成果。”
嘶—!
刘铄闻言诧异,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
他倒不是惊叹于国渊的意志力,而是此人前瞻性的思维,现在不过汉末,居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遗传学知识。
最为关键的是,国渊竟然还能为之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反复实践自己的理论,而且得到了极其正面的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想。
了不得!
实在是了不得!
要知道,杂交水稻便是袁老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才逐渐培育出来的,使得我国百姓彻底摆脱了饥饿,解决了温饱。
此前的刘铄从来没有奢望自己能够培育出杂交水稻,毕竟自己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
但是现在!
就在此刻!
老天爷竟然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赐给了自己一个国渊,一个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遗传学知识的人才,若是好生培养,或许真的可以在这个年代,培育出属于汉末的杂交水稻。
“哈哈!”
刘铄兴奋不已,仰天哈哈一声,腾得站起身来,绕过长案,转入殿中:“你便是我一直想要找的人,我代表郡守府,欢迎你的加入。”
“啊,这......”
国渊有些懵逼,似乎对刘铄过激的表现,有些发怵。
刘铄则是难以遮掩自己的兴奋,一下子抓了国渊的手,郑重道:“我有一项极其伟大的计划,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子尼!”
刘铄深吸口气,态度极其恳切:“你此生若是能将此难题攻克,那么我刘铄必亲自向陛下进谏,为你立生祠,入史册,流芳百世。”.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