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74章 一个月的等待与变化
第(1/3)页
老曹国公李贞与曹国公李文忠父子,怀着极大的恐惧和决心,向朱元璋提出了废除李景隆世子之位的请求。然而,这个请求毫无悬念地被朱元璋驳回了。
老朱看着惶恐不安的舅父和表弟,语气倒是缓和了些:“舅父,文忠,你们的心思咱懂。但景隆那孩子,是太子、秦王、晋王、燕王的亲外甥,血脉至亲,岂能因未来尚未发生之事,就轻易废立?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咱老朱家?怎么看皇家?”
他顿了顿,给出了一个看似宽厚的保证:“这样吧,咱答应你们。如果……如果未来天幕所言属实,景隆真的……真的葬送了大明六十万精锐,那咱也绝不会因此事牵连曹国公府。咱保他一个平安富贵,让他安安稳稳做个逍遥国公,绝不动他性命爵位,如何?”
这个保证,听起来是皇恩浩荡,但对李贞和李文忠而言,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想要的根本不是这个!他们是想彻底杜绝李景隆将来有机会碰触兵权的任何可能性!一个葬送六十万大军的罪人,就算保住爵位富贵,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曹国公府的声誉就彻底毁了!
可是,面对皇帝的金口玉言,他们不敢再争辩。李景隆毕竟是朱元璋的亲外孙,这层血缘关系是抹不去的。他们难道还能为了未来的可能,现在就下毒药死自己的孙子/儿子不成?那是畜生行径,他们也做不出来。
最终,父子二人只能灰心丧气地回到府中,将一腔怨气和恐惧,化作了对李景隆更加严厉的管教和训诫,试图用现实敲打,让他认清自己绝非领兵的材料,趁早绝了这方面的心思。
从正月二十一天幕被封,到二月二十可能的解封之日,这一个月里,大明天下发生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事情。
胡惟庸的葬礼办得极其隆重风光,朱元璋亲自祭奠,追赠谥号,极尽哀荣。只是这风光背后,知情者无不感到一种诡异的寒意。
更蹊跷的是,被关押在囚车中、正准备押往应天的前太常寺卿吕本,一行人行至黄河边时,囚车绳索突然断裂,连人带车翻入了汹涌的黄河之中,踪迹全无。
几乎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