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3章 震惊洪武时空的阴谋论
第(1/3)页
主播朱及第开门见山,“我们讨论了建文帝身后所代表的势力,以及可能引发的北方与勋贵集团的不安。那么紧接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来了:如果北方和淮西旧部真的选择了‘放弃’或‘不作为’,那为什么最终是燕王朱棣成为了他们事实上的选择?其他藩王呢?他们为何几乎全程沉默?”
朱及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再次点开了互动区。“我们来看一位ID叫‘大明阴谋论者’的网友的长篇分析,我觉得他的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
他稍微清了清嗓子,开始阅读,每读一段,便有意识地稍作停顿,或轻轻滑动面前无形的光幕,让信息得以充分消化。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朱棣的独特性。”
朱及第念道,语速放缓,“他是诸藩王中实力最雄厚、军事才能最卓越的一位,常年镇守北疆,与蒙古势力周旋,其麾下的北平都司兵将是明军最精锐的边防力量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深度嵌入在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复合体之中。他与徐达长女联姻,与北方勋贵集团关系盘根错节。他本身就是这个体系孕育出的最强代表和最大受益者之一。”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镜头,仿佛在确认观众是否跟上。
“因此,”朱及第继续念,同时用手指虚点着文字,强调重点,“当南方文臣集团主导的建文帝朝廷推行激进削藩,严重威胁到整个北方军事集团和勋贵利益时,朱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汇聚力量、进行反击时所能找到的最强有力、最名正言顺(以‘清君侧’为名)的旗帜。选择他,是实力、地缘、利益关系综合考量下的必然结果。”
朱及第端起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小口,给了他所认为网上(其实是天幕下)观众一个短暂的喘息和思考时间,然后才点开下一段。
“那么,其他藩王为何不采取行动呢?”
他读着网友的分析,
“这位网友认为,这恰恰反向证明了这场斗争的本质并非简单的‘藩王造反’,而是更深层的势力洗牌。
其他藩王,无论是实力、威望还是与北方基本盘的关联紧密度,都远不及燕王朱棣。
他们非常清楚,在这场以北方势力为基本盘、针对南方文臣集团的博弈中,他们即便想有所作为,也根本无力挑战朱棣的地位,更无法获得足以抗衡的支持力量。
因此,他们的沉默和观望,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这场大战的主角只能是朱棣和朱允炆,他们插手不仅无用,反而可能引火烧身。这是一种基于实力和政治现实计算的、无奈的‘默许’。”
这番分析让奉天殿前的诸多藩王,包括朱樉、朱棡在内,都面露复杂之色。未来的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竟是因为这种原因而作壁上观?
朱及第深吸一口气,仿佛也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更为关键。“接下来,这位网友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链,来说明建文帝朝廷决策的摇摆如何最终导致了淮西旧部与武将集团最终全面倒向了朱棣。”
他放慢语速,一字一句地念道: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