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方孝孺到底有没有被诛十族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方孝孺到底有没有被诛十族

第(2/3)页

所有被清算的人中,争议最大、传说最骇人听闻的,便是我们大明皇家奇案永乐快乐曲第十二弹——方孝孺,到底有没有被诛十族?”

他首先概述了流传最广的故事版本:“根据《明史纪事本末》等后世流传甚广的记载,方孝孺因拒绝为成祖皇帝起草即位诏书,并痛斥其篡位,激怒陛下。陛下威胁‘汝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慨然答‘便十族奈我何!’。陛下震怒,遂将其门生故旧凑为第十族,连同其九族一并诛灭,遇害者达八百七十三人。这便是‘诛十族’传说的完整链条。”

朱及第话锋一转,点出了核心疑点:“然而,老铁们,如果我们去翻看最权威的《明实录》或永乐朝当时的官方档案,会发现对此事的记载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避而不谈。  尤其是朱棣授意编修的《奉天靖难记》,甚至将方孝孺描绘成摇尾乞怜的懦夫,这显然与后世形象大相径庭,其可信度存疑,但也反衬出当时官方可能意在淡化处理,而非渲染此种极端刑罚。”

他补充道:“不仅如此,与方孝孺同时代或年代相近的一些私人笔记和史料,对于‘诛十族’这一如此爆炸性的事件,也并未留下明确记载。这意味着,在事件发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诛十族’之说并非广为人知或得到公认。”

“那么,‘诛十族’的说法是何时以及如何兴起的呢?”朱及第继续分析道:“根据考据,这一说法大致起源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也就是事件发生一百多年后。例如,正德年间姜清所著的《姜氏秘史》中首次出现了相关的明确记述,将其归因于方孝孺的激辩言语。  此后,祝枝山的《野记》、高岱的《鸿猷录》等私家著述都采纳并丰富了这一说法,给出了具体的死亡人数(八百四十七人或八百七十三人)。  明末清初的《罪惟录》更是详细列出了‘十族’的构成(宗支、母族、妻族、朋友门生)。”

“当然,也有许多后世学者对此提出了强烈质疑。”朱及第切换到反对观点:“清初的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虽采信此说,但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则明确指‘方孝孺十族之说,实未见于正史,乃野史之夸大其词’。  甚至有现代学者通过梳理方孝孺殉难事迹的叙事演化过程,认为‘诛十族’仅是一个传说,不能视作历史事实。”

“质疑者提出的一个重要反证是,”朱及第补充道,“方孝孺似乎并非绝嗣。有记载称其幼子方德宗被门人暗中救出,藏匿抚养,并冒姓余氏,这一支血脉得以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