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下西洋目的为何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下西洋目的为何

第(1/3)页

当天幕下的洪武君臣还未从北征大漠的壮阔景象中完全回过神时,主播朱及第已然切换了话题,抛出了一个同样石破天惊的问题:

“老铁们,看完了陆地上的弯弓射雕,咱们再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接下来是大明皇家奇案永乐快乐曲的第十四个问题——永乐大帝派郑和七下西洋,如此兴师动众,耗费巨资,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天幕上出现了令人震撼的画面:庞大的宝船舰队帆樯如林,遮天蔽日,航行在无垠的碧波之上。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支舰队的规模,”

朱及第语气中充满惊叹,“根据记载,郑和船队每次出航,大小船只超过两百艘,人员多达两万七千余人!其中最大的‘宝船’,长逾百丈,宽数十丈,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巨无霸!船队成员包括将士、水手、工匠、医官、通事(翻译),甚至还有阴阳官,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统帅这一切的,是深受永乐帝信任的内官监太监——郑和。他原名马和,来自云南的回族家庭,既有军事才能,又了解伊斯兰文化,是执行这项跨洋远航任务的绝佳人选。”

朱及第点开互动区,开始呈现五花八门的网友猜测:

【用户“全球战略家”】:“目的绝非单一!我认为核心是战略围堵!当时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势头正猛,虽帖木儿本人在准备东征大明时暴毙,但其威胁仍在。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意在重现元朝忽必烈试图的海陆并进战略,通过海上航线,联络西洋诸国,建立朝贡联盟,从侧翼牵制甚至包抄中亚的蒙古势力,打造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版的战略包围圈!”

【用户“国库管理员”】:“同意楼上,但我觉得经济动机也很关键!七下西洋,每次耗费巨大,但带回来的奇珍异宝、香料药材同样价值连城。朝廷通过‘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获取了大量财富。别忘了永乐朝同时在进行大规模北征、修建北京城、编纂《永乐大典》,哪一样不要钱?下西洋很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