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胖太子的另一面
第(2/3)页
”他扫了一眼那些面露忧色的文臣,声音洪亮地说道,“你们啊,只听得进好话,听不得半点真章!”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咱看,网友这些话,非但不是骂咱那胖孙子,反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什么叫‘仁厚但有锋芒’?这就是了!”
“当太子,将来要当皇帝,光知道仁厚,那就是等着被人生吞活剥的肥羊!朱允炆倒是不‘奸’,他倒是像他父亲(朱标)一样纯良,结果怎么样?咱的大明江山差点就断送在他手里!他不是被老四抢了位子,就是被别的什么人抢走!”
朱元璋的语气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透彻:“在高炽那个位置上,他爹不像咱对标儿这样毫无保留地信任,他弟弟又虎视眈眈。他若是只知道一味仁厚,不懂得用手段、耍心机保护自己,平衡局面,他早就被啃得骨头都不剩了!他能稳坐太子位二十年,正说明了他既有仁厚之名收拢人心,又有足够的手腕和智慧应对明枪暗箭!”
“仁厚,是他的根底,是他能得人心的根本;但该有的锋芒和算计,一点也不能少!这才是咱老朱家合格的继承人!咱倒是觉得,这胖孙子,越听越对咱的脾气!”
朱元璋这番迥异于常人的见解,如同拨云见日,让众人再次愣住。他们仔细品味着皇帝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一位未来的君主,或许真的需要这种复合的特质。
只是,想到这位“对脾气”的孙辈未来那坎坷的境遇和沉重的担子,众人心中依旧是百味杂陈。而朱标在一旁听着,对四弟一家那复杂的局面,更是感同身受,叹息不已。
天幕之上关于太子朱高炽真实面目的激烈争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巨石,在天幕下的洪武勋贵心中激起了更深层次的波澜和盘算。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让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布局。
许多勋贵内心都在暗自计较:如今天幕出现,揭示了未来的种种可能,太子朱标和皇长孙朱雄英的命运未必就会如天幕所言那般早早离世。但……谁又能保证呢?毕竟,帝王之命牵连着整个天下的气运和历史走向,绝非轻易就能改变的。
那么,现在就开始投资明显拥有“潜龙”之相的燕王朱棣一家,是否是一条捷径?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但风险也显而易见:当今陛下朱元璋和太子朱标都健在,且陛下对太子的爱护之心毋庸置疑。此时就急不可耐地去烧燕王的冷灶,一旦被陛下或太子察觉,会引来何等猜忌和怒火?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