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孤…未必不如四弟!
第(1/3)页
远离应天城内的权力中心,在江南某处清幽的居所内,曾效力于张士诚幕下的施耐庵与其弟子罗贯中,也正仰望着夜空中的神奇天幕,心中涌动着与勋贵武将们截然不同的感慨。
看着天幕上展现的洪武朝堂的波澜壮阔、永乐朝的征伐诡谲,以及那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施耐庵抚着长须,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唉……如今看来,朱重八能得天下,确非偶然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释怀的怅惘,但更多的是面对事实的无奈与清醒:“虽说你我曾食大周(张士诚政权号)之禄,当念故主之恩。但摸着良心说,无论是咱们的吴王(张士诚),还是那枭雄陈友谅,在心术、谋略、驭下乃至那一股子混不吝的狠劲上,确实都非朱重八的对手。这江山,合该被他老朱家坐了。”
这番话,道尽了多少前朝遗臣、败军旧部复杂的心声。他们或许心怀故主,但却不得不承认新朝开创者的过人之处。
感慨过后,一阵更深沉的迷茫袭上施耐庵心头。他低头看了看案几上那部耗费了无数心血、正在创作中的书稿——《水浒传》。书中写着官逼民反,写着替天行道,写着英雄聚义,也写着招安败亡。
“只是……”施耐庵的声音变得有些萧索,“如今天幕降世,未来百年之事几同剧透。后世之人观史论事,眼界心胸已非我辈能及。我等在此绞尽脑汁,揣摩人性,书写兴衰,这书……还有必要写成吗?还有几人愿看,几人能懂?”
他的弟子罗贯中,年纪稍轻,血气方刚,闻言却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不同于老师的灼热光芒。
“老师此言差矣!”罗贯中的语气坚定而充满激情,“天幕所展,虽光怪陆离,所言皆是微言大义,是历史奔流的大脉络、大结局。然则,历史最吸引人之处,岂仅在于结果?更在于其跌宕起伏、诡谲云涌的过程,在于那无数个岔路口所蕴含的多种可能性!”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我们不能因天幕揭示了某种结局,便否定了自身笔墨的价值。正因其揭示了结局,我等更应去书写过程!去描绘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抉择的鲜活个体!去想象,如果……如果在那关键节点,人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历史是否会走向另一条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