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孙权墓前谈三国演义
第(2/3)页
这般模样,也不好再开口,只得压下心中疑问,继续看向天幕。
朱及第显然注意到了镜头(或者说,预料到了观众的疑惑),他弯腰拾起那本《十万个为什么》,笑着解释道:“大家可能好奇,为什么孙权的墓前会摆着这些看似不搭调的东西?这就要说到后世,尤其是网络上,对孙权的一些……嗯,有趣的评价和梗了。”
“首先,就是这个‘十万’。”朱及第晃了晃手中的书,“孙权在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外号,叫‘孙十万’。这个外号怎么来的呢?主要是因为他几次带领大军出征,动辄号称十万,但战绩嘛……就有点感人。比如最著名的合肥之战,他带着十万大军,被魏国大将张辽带着八百勇士冲阵,打得狼狈不堪,差点被活捉,‘孙权蹴张辽’成了经典场面。所以这‘十万’,多少带点调侃他‘人多势众但输出乏力’的意思。这本《十万个为什么》摆在这里,也算是应景了。”
“噗——”洪武朝堂上,一些武将忍不住笑出声来,又赶紧捂住嘴。徐达、冯胜等老将也是面露莞尔,作为沙场宿将,他们对这种“以多败少”的战例自然是既觉好笑又引以为戒。朱元璋嘴角也抽动了一下,心中那点妒忌顿时消散大半,原来后世人是这么“纪念”孙权的?是笑话他打仗不行?这倒是……别开生面。
“还有这个,”朱及第又用脚虚点了点地上的火车票,“从南京到合肥的火车票。合肥嘛,可以说是孙权的‘伤心地’了,屡战屡败。这票摆在这儿,意思大概是‘欢迎孙大帝随时坐车去合肥再战一场’?纯属网友恶搞了。”
“至于‘江东鼠辈’这个说法,”朱及第继续道,“主要来源于后世一本影响力极大的小说《三国演义》。在这本书里,为了突出蜀汉刘备集团的正义性和主角光环,东吴集团的形象就被一定程度上贬低和边缘化了,显得有些摇摆不定、斤斤计较,所以就得了个不太雅观的称呼。”
“说到《三国演义》,那就不得不提了。”朱及第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明显的推崇,“这本书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罗贯中的小说家,在民间传说和话本的基础上,结合陈寿的《三国志》等正史,创作出来的一部长篇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