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无罪推定的震憾
第(3/3)页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凭怀疑就定他们的罪?尤其是联想到之前天幕提到的,永乐朝李景隆因为家里有几件太祖赏赐的旧龙袍就被问罪削爵的事!
几位勋贵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如果后世那套“法理”能在大明施行,那他们这些臣子的身家性命,无疑会得到极大的保障!至少,皇帝不能再像太祖和(未来的)永乐帝那样,凭借帝王心术和莫须有的猜忌,就对他们这些功臣勋旧举起屠刀了!家里供奉着皇帝赏赐的器物,本应是荣耀,却可能成为催命符的噩梦,或许就能避免?
这个念头如同野草,在一些勋贵的心中悄然滋生。虽然他们深知,在洪武朝这近乎不可能,但天幕所展示的后世规则,无疑给他们封闭的思想世界,打开了一扇充满诱惑的窗户。
朱元璋何等敏锐,他虽然无法完全洞察每个臣子内心的盘算,但殿内气氛那微妙的变化,以及勋贵们眼中一闪而过的异样光彩,让他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这后世的“法度”,似乎隐隐在挑战他赖以掌控朝局的绝对皇权。
朱及第最后总结道:
“所以啊,兄弟,把你心放肚子里。只要你哥没有犯罪,警察机关也不能强迫他认罪,只能自己找证据,但是……
我不得不说一点,一般来讲,如果已经抓进了看守所,那基本上就是警察已经掌握了证据,否则他们是不敢随便抓人的。
要知道,如果抓错了关错了,不仅国家要给被错抓错关的人赔偿,而且从警察到法官,每一级都要对案件终身负责的,到时追究下来,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如果你哥确实犯了事,也不要有侥幸心理,如果认罪态度好,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判决。但绝对不会有人对他动私刑,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底线。”
天幕上,朱及第的话语坦然自信。天幕下,洪武君臣的心中,却因这陌生的“法治”理念,而激荡着怀疑、向往、恐惧与算计的复杂暗流。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