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土木堡兵力之谜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土木堡兵力之谜

第(1/3)页

天幕上,战鼓声隐隐传来,画面呈现出塞外烽烟的景象。朱及第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各位观众,我们终于要触及大明历史上最屈辱、最惨痛的一页——土木堡之变。而这一切的开端,源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那次决定帝国命运的亲征。”

朱及第开始剖析背景:“当时,北方瓦剌在太师也先的带领下日益强大,不断挑衅明朝边境。而朝中专权的司礼监太监王振,一方面渴望模仿永乐帝北伐的武功,为自己增添‘立不世之功’的政治资本;另一方面,也可能误判了形势,低估了瓦剌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深宫中被王振灌输了太多‘天子守国门’、‘御驾亲征’的浪漫想象,对战争的残酷毫无概念,在王振的鼓动和自身的冲动下,他不顾群臣的激烈反对,毅然决定效仿其曾祖永乐皇帝,亲率大军出塞征讨瓦剌。”

“糊涂!竖子误国!”朱元璋听到这里,已是怒不可遏,“皇帝岂是能轻易亲征的?永乐五次北征,哪一次不是筹备经年,时机成熟?这黄口小儿,听信阉宦之言,便敢拿国运作赌注?!老四,你看看你的好子孙!”他直接将怒火迁到了朱棣身上。

朱棣脸色铁青,却无法反驳。他深知北征的凶险与复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绝非儿戏。幼主如此轻率,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徐达则眉头紧锁,对冯胜道:“冯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亲征,而在于为何而征,如何征伐。看此情形,后世此次出兵,准备必然仓促,目的更是不明,只为逞一时之快,此乃兵家大忌!”

李善长叹息道:“权阉蛊惑君心,忠言逆耳不得入。朝中非无明白之人,然王振势大,英宗独信其言,此败,已露端倪矣。”

朱及第继续介绍出征阵容:“这次亲征,几乎带走了北京所有的核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