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疑云重重的土木堡
第(2/3)页
纯的工作失误,还是……有人背后使坏?”
“还有疑点五,军队的战斗力问题。”他掰着手指算,“明军初期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打不过也先两万八。可后来于谦在北京,用败兵和新兵反而能打赢。难道就只是换了个统帅那么简单?之前的军队为什么发挥不出来?”
“最后,疑点六,也是最大的问题。”朱及第总结道,语气加重,“无论从哪个方面比,大明都远远强于瓦剌,可结果却输得这么惨。最后,所有责任都推给一个死太监王振。王振当然不是好东西,但他一个人,真能搞垮整个国家机器吗?这锅让他一个人背,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念完这一长串,朱及第往后靠了靠,长出一口气:“这位‘缝合怪’老哥的分析,脑洞不小。虽然很多地方没实锤,但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土木堡这事儿,看来没那么简单。”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君臣们,被这一连串的“疑点”冲击得不轻。
朱元璋眉头紧锁,手指用力敲着龙椅扶手。他思考的角度是皇权与王朝延续。
“通婚之事,若真有人指使,其心可诛!边将太监与敌走私,更是罪该万死!后勤崩溃,军队不堪一击……哼,咱看,根子还在朝廷!若皇帝英明,制度严密,监察到位,岂容这些魑魅魍魉横行?标儿,”
他转向朱标,“后世之弊,可见一斑。权宦、边镇、文官……平衡若失,便是塌天之祸!这王振,不过是烂到根子上的一个脓包而已!”他的语气带着开国帝王的霸气和深沉的忧虑。
李善长站在文臣首位,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他心里明镜似的,这些疑点背后牵扯的权力斗争、官僚倾轧,他太熟悉了。但他刚经历了未来找死的惊吓,此刻只想明哲保身,绝不轻易发表看法。当朱元璋目光扫过他时,他连忙躬身,含糊道:“陛下圣明,后世之事,虚实难辨,老臣……老臣一时也难以厘清。”
以徐达为首的武将们,则更多从军事角度嗤之以鼻。
徐达摇头:“网友之论,过于想当然。两军交战,岂是纸面数字对比?士气、地形、指挥、情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同宣府之败,或是轻敌,或是中了埋伏,未必真有那么多阴谋。”
冯胜接口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