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沉疴背后的太医迷云
第(2/3)页
,晚年病重,主要负责治疗的太医里就有这位刘文泰,结果宪宗驾崩了。紧接着,明孝宗朱佑樘,正德他爹,壮年之时突然患病,据说病情一度好转,但最终也是药石罔效而亡,而参与关键治疗的,又是这个刘文泰!事后追究责任,刘文泰也只是被罢官了事,并没有掉脑袋。”
他摊手,表情夸张:“朝廷当时的考量,或许是出于‘千金买马骨’的心态,怕处罚太严厉,导致以后真有本事的医生都不敢进宫伺候,怕担风险。可这绥靖政策的结果呢?就是太医院的某些人更加无所顾忌,责任意识淡薄。到了正德皇帝病重时,整个太医院的医疗水平、职业操守和内部监督,恐怕早已烂到根子了!正德皇帝,某种程度上,成了他爷爷和父亲医疗事故(或阴谋)后,制度性溃烂下的又一个牺牲品和‘试验田’!”
“太医院内部,似乎也存在派系和分歧。”朱及第继续剖析,“有说法称,当时有太医提出要用峻猛之剂,强行发散邪气,但被更保守的太医以‘龙体贵重,不可轻试’为由劝阻。也有说法,某些药方看似对症,实则药性相冲,不仅没治好病,可能还加重了脏腑的负担。”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细节,”朱及第竖起一根手指,“当时大明难道没有真正的名医吗?有!比如在南方,以《本草纲目》闻名后世的李时珍,其父李言闻就是当地名医,其本人也已开始行医积累经验。北方未必没有其他医术高超之人。可为什么,最终围绕着皇帝病榻的,似乎始终是太医院那几副面孔?是无人敢举荐,还是有人不希望真正的‘高手’来给皇帝看病?”
天幕上适时飘过网友评论:
“细思极恐,太医院的水深得很啊!”
“感觉太医们不是在治病,是在互相掣肘。”
“会不会有人被收买了?故意用错药?”
“说不定太医也懵了,这病怎么越治越复杂?”
“最大的名医可能就是最大的隐患……”
天幕下的奉天殿,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
“庸医!祸害!该杀!统统该杀!”朱元璋的怒吼声震得殿瓦似乎都在响,“连着牵扯两朝先帝驾崩,居然只是罢官?!这后世朝廷是干什么吃的!如此宽纵,岂不是告诉那些宵小,谋害君上亦无死罪?!荒唐!愚蠢!”他对这种渎职和宽纵感到出离的愤怒。
刘伯温面色凝重,补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