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文官的天生优势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文官的天生优势

第(1/3)页

“天命不可违”这五个字,如同无形的枷锁,沉甸甸地压在洪武十一年时空每个人的心头,尤其是那些被天幕或多或少揭示了未来命运的人及其亲族。恐惧与迷茫,在暗流中滋长,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选择与轨迹。

开平王府与永昌侯府,如今被一层更深的忧虑笼罩。太子妃常氏的伤势虽暂时稳定,但御医言语间的谨慎,以及那天幕预示的“产子而亡”的结局,让常茂、常升、常森兄弟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他们既盼着姐姐能闯过眼前这一关,又无比恐惧那个注定到来的“洪武十一年十一月”。每一次宫中的消息传来,都让他们心惊肉跳。

而比太子妃生死更让他们恐惧的,是皇嫡长孙朱雄英与太子朱标的未来。天幕已经明言这两位关键人物的具体命运,常家与东宫荣辱与共,若太子与嫡长孙有任何闪失,常家的未来,恐怕比天幕所言的一百多年后复爵还要黯淡。

蓝玉的焦虑则更为具体和迫切。天幕揭示,他未来的赫赫战功——捕鱼儿海之战等,是建立在对北元残余势力的持续打击之上。可如今,因天幕泄密,北元残部已提前大规模西迁或南附,他未来建立不朽功业的“舞台”和“对手”还存在吗?

如果没有了这些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功,他蓝玉还是那个蓝玉吗?陛下还会如此倚重他吗?更重要的是,若他失去军功傍身,未来那“剥皮实草”的厄运,是否会提前降临,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应验?这种对自身价值与命运的双重不确定,让这位骄悍的将军内心充满了烦躁与不安。

秦王府内,朱樉的感受则更为复杂和微妙。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情感的波折,在心灰意冷后被天幕点醒,奋力挽回了与邓氏的关系,并因祸得福,使得邓氏被默认为实际上的秦王妃。这本该是志得意满之时,但天幕提及他未来可能被三位老妇人毒杀的结局,如同一盆冰水,时刻浇在他的心头。

他一方面暗自祈祷,希望自己这个在原本历史中似乎无足轻重、甚至有些混账的亲王,其个人命运的改变不会引发“天命”的过度反弹,历史的大走向最好别因此偏移太多,以免招致更大的未知风险。

另一方面,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加上如今与邓氏感情甚笃,竟让这位历史上以荒唐暴虐闻名的秦王,开始朝着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转变。

他不再广纳姬妾,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邓氏,处理藩地事务(虽未就藩,但已开始学习管理)也变得格外上心,力求公允,仿佛想用“贤王”的表现来抵消那可怕的宿命。

他甚至私下严查府中所有仆役,尤其是年长的妇人,其谨慎程度近乎神经质。这种因恐惧而生的自我约束,竟阴差阳错地让他开始向着一个勤勉、专情(相对而言)的藩王方向发展,与历史记载中的那个朱樉判若两人。

燕王府虽因世子被赐名“玄炜”又赐字“高炽”并养于宫中而显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