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 大明第一相张居正
第(2/3)页
擅权,甚至直接忽略这“荒谬”的题目。但此刻,情况已然不同!李善长的复活,如同最有力的证据,宣告了这天幕问答背后那超乎想象的力量与其奖励的“真实性”。
“霍光……伊尹之任,虽行废立,亦为社稷……”
“武侯之忠,千古楷模,若张江陵可比武侯……”
“选项丙……此言是否太过?然天幕所示,未必无因……”
“关键是……答对,才有奖励啊!”
无数人在心底呐喊、权衡。圣贤书与青史评价在脑中碰撞,但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占据了上风:答对题目,获得那实现愿望的机会! 有人想求功名,有人想得财富,有人想治顽疾,有人想光耀门楣……在此刻,对张居正的客观历史评价,反而成了达成个人愿望的工具和阶梯。没有人不想答对,没有人不渴望那一次向“上天”祈愿的机会。
应天府内,刚刚从“檄文笑话”中勉强恢复一丝精神的方孝孺,看着这个题目,脸色再次变得惨白。他本能地想驳斥选项的“荒谬”,尤其是丙和丁,但话到嘴边,看着周围同僚那闪烁不定、明显在暗自琢磨答案的眼神,他又硬生生咽了回去。他知道,此刻再站出来“卫道”,只会显得更加不合时宜,更加……可笑。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从震撼逐渐转为一种深沉的思索。他不再愤怒,反而极度冷静下来。他看了一眼身旁面露忧色的朱标,又看了看光幕上那四个刺眼的选项。
“标儿,”他低声对太子道,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这道题……怕是不简单。它所问的,并非仅仅是一个臣子的忠奸,而是……我大明命运的关窍所在。”
整个大明,在这一刻,无论君臣士庶,都被这“张居正之问”攫住了心神。历史的评价与个人的欲望交织,在无声的静默下,酝酿着一场关乎认知与抉择的风暴。而那天幕承诺的“奖励”,则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明灯,指引着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当天幕上那冰冷的语音毫无波澜地宣布 “正确答案:丁、以上三个都是” 时,整个洪武时空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无声的炸弹。尽管已有预料,但当这个将张居正的地位拔高到与国运同休、集霍光之权与诸葛之忠于一身的结论被正式确认时,带来的震撼依旧是颠覆性的。
同样答对了第四个选项的朱元璋手里拿着一副老花镜,甚至无暇去细看、去嫉妒那些同样答对了题目的人获得了何等令人眼热的奖励——或许是延寿灵丹,或许是治国良策,那些欢呼与叩拜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他的全部心神,都被那个名为“张居正”的未来臣子牢牢攫住。此人究竟有何等魔力,竟能得后世如此评价?
就在这时,天幕上光影流转,朱及第的身影再次出现,他面带一种讲述传奇故事般的表情,开始了新的篇章。
“兄弟们,上回咱们说到隆庆帝在位时间不长,但干了点实事。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那位被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