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朝廷的水比水泊还深
第(1/3)页
朱及第在讲述了张居正的崛起与权术之后,并未急于继续推进时间线,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位标志性人物——海瑞。天幕上适时地滚动起后世网友们的犀利评论,将这两位截然不同的名臣置于同一时空下进行对比,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历史显微镜】:“一个是‘救时宰相’张居正,一个是‘大明神剑’海瑞。张居正讲的是‘循吏’之道,为了达成富国强兵的目标,可以通融,可以权变,甚至可以与宦官后宫结盟;海瑞奉行的是‘清流’之节,恪守律法,秉公直行,眼里揉不得沙子,道德上追求绝对的纯粹。这两人,从根本上就不是一路人。”
【大明HR总监】:“从用人角度看,张居正需要的是能干事、能扛指标、能推进‘考成法’的实干官僚,哪怕这人有点贪腐的小毛病,只要能力出众、听话好用,他可能都会用。但海瑞呢?他眼里非黑即白,要求所有官员都像他一样成为道德完人,这在实际政务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张居正怎么可能用他?”
【理想主义的悲歌】:“这就是现实最大的讽刺!海瑞骂皇帝,抬棺材,为的是唤醒朝廷,肃清吏治,本质上也是想救这个国家。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同样是为了挽救大明。他们的终极目标或许有相似之处,但路径和理念南辕北辙。结果是,想‘救世’的张居正,容不下想‘净世’的海瑞。”
朱及第看着这些评论,深有感触地点点头:“网友们看得透彻啊!张居正与海瑞,堪称大明官场上的‘冰与火’。张居正信奉的是‘世间事,非一手一足之力可为’,他看重的是效率、是结果、是可控的秩序。他的‘考成法’就像一套严密的KPI考核系统,逼着整个官僚机器为了‘富国强兵’的总目标高速运转。”
“而海瑞,”朱及第语气带着敬佩,也带着惋惜,“他更像是一面一尘不染、但也冰冷刺骨的镜子。他照出的是理想中的官场应有的样子:绝对清廉,绝对公正,绝对遵循《大明律》和道德准则。他试图用个人的绝对道德来对抗整个体系的沉疴积弊。”
“这两种理念,在现实中几乎无法共存。张居正的改革,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灵活运作、有时甚至需要‘和光同尘’的官僚系统。而海瑞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这个系统‘潜规则’的不断挑战和否定。有海瑞在,很多张居正需要倚重的官员会感到不安,改革的推行反而可能受阻。”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残酷的悖论,”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当张居正以首辅之尊,大权在握,全力推行改革之时,恰恰是海瑞这样的道德标杆最‘无用武之地’,甚至可以说是‘碍事’的时候。”
天幕上出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