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 万历皇帝的手段
第(2/3)页
,向天下、也向皇帝表明,太子是‘民心所向’,不容动摇;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扳倒郑贵妃这个他们眼中的‘祸水’!”
“只要坐实了郑贵妃(哪怕只是嫌疑)是梃击案的幕后主使,那么不仅郑贵妃本人要倒大霉,连带着她那已经就藩洛阳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也要受到牵连。这就能一劳永逸地消除福王对太子地位的潜在威胁,彻底断绝郑贵妃集团‘死灰复燃’的可能。”
“于是,一场原本可以定性为‘皇宫安保疏漏’、‘疯子闯宫’的治安事件,在东林党人义正词严的奏疏、慷慨激昂的辩论和不断引导的舆论下,被无限地上纲上线,硬生生炒成了一桩震动朝野的‘谋逆大案’。”
朱及第总结道:“梃击案本身或许是个偶然,是个闹剧,但它落入明末那党争激烈、互相倾轧的政治漩涡中后,就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政治意义。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案件,而是成了各方政治力量角力的战场,成了攻击政敌的绝佳武器。案件的真相,在政治的需要面前,反而变得模糊不清了。”
天幕下,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听懂了,完全听懂了。这不是简单的后宫争宠,这是赤裸裸的党争!是臣子为了自身派系的利益,不惜利用甚至歪曲案件,裹挟舆论,搅动朝局!
“党争……误国!”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他平生最恨结党营私,看到后世子孙的朝堂竟然被党争操控到如此地步,连太子遇袭这种事都能被拿来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他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这大明江山,内部早已被这些蛀虫啃噬得千疮百孔了!
梃击案的发生,如同在压抑已久的朝堂上点燃了一个火药桶。以东林党为首的支持太子一派的官员,群情激愤,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内阁,飞入宫中。
他们的目标明确,言辞激烈:此案绝非偶然,必是有人主使,意图谋害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