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明帝王的教育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大明帝王的教育

第(1/3)页

天幕上关于泰昌帝朱常洛登基后迅速纵欲亡身的故事,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朱元璋的心头。他挥了挥手,似乎想驱散眼前那令人烦躁的天幕影像,目光沉沉地扫过殿前肃立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了身旁的太子朱标,以及更远处那些正在接受严格儒学教育的年幼皇孙们身上。

一股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慌,在他胸中蔓延。他,朱元璋,出身微末,深知创业艰难。他自问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不严格。他聘请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儒,如宋濂、刘三吾等人,为太子和诸王讲授经史子集,灌输仁义道德、君臣之道。他制定的《皇明祖训》,事无巨细,恨不得将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如何治理国家的所有要点都刻进子孙的骨子里。

可为何……为何从天幕透露的未来看,他的这些子孙,尤其是那些继承皇位的,要么像朱高炽、朱厚照、朱常洛这般压抑多年后骤然放纵,要么就像后来的某些皇帝(他隐隐有所预感)那般昏聩糊涂?他这套自认为完美、严格的皇家教育体系,似乎……效果并不如预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坐在他身侧的马皇后,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情绪的低沉和那份深藏的焦虑。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陛下,可是在为后世子孙之事忧心?”

朱元璋看了她一眼,没有否认,只是重重哼了一声:“咱给他们请最好的老师,定最严的规矩,就是怕他们行差踏错,辜负了这万里江山!可你看看……那天幕里的后世子孙,一个个都成了什么样子!”

马皇后沉吟片刻,道:“陛下用心良苦,臣妾深知。只是……这教养子弟,或许如同栽种花木。过于将其约束在方寸之间,不见风日,不历雨雪,一旦挪出暖房,反而更容易被外界的风雨摧折。标儿他们如今在陛下与诸位大儒的教诲下,自然是好的。可臣妾有时也想,帝王终究是要面对这天下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若只识得圣贤书中的道理,而不知人心之复杂,世事之艰难,一旦独当一面,恐怕……”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过度的保护和高标准的道德灌输,可能会造就出在温室里完美的“模范太子”,却未必能培养出真正能驾驭复杂朝局、应对人性幽暗的成熟帝王。朱常洛的悲剧,某种程度上正是长期极端压抑环境下,心理扭曲与自制力崩溃的结果。

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宋濂和刘三吾,此刻也是心潮起伏,脸色复杂。作为太子教育的核心负责人,他们一直坚信儒家经典和圣贤教诲是培养仁德之君的不二法门。他们力求将太子朱标塑造成一个符合儒家理想的、仁孝宽厚的储君。

然而,天幕所展现的未来,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