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 朱雄英与朱高炽同患天花
第(1/3)页
朱及第终于回到了宾馆房间,带着些许酒意和疲惫,他看了眼依旧亮着的直播界面和早已黑屏的电视,这才恍然想起自己似乎又忘了关闭直播。他对着空镜头抱歉地笑了笑,简单说了几句“让大家久等,今天直播到此结束”,便匆匆切断了信号。
天幕黯淡下去,奉天殿前广场上的人群却并未立刻散去,反而如同炸开的锅一般,议论声、惊叹声、争论声交织在一起,比往日任何一次都要热烈。今夜天幕带来的信息太过庞杂,从宫廷秘闻到海外战争,从清官争议到后世新闻,尤其是那“焦点访谈”和《我们的河山》电视剧,如同两块巨石投入平静(至少表面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一部分官员,尤其是那些掌管刑名、监察,或是对地方吏治深感头疼的官员,仍然沉浸在“焦点访谈”带来的震撼与遐想中。
“陛下,”一位御史按捺不住激动,出列奏道,“臣观后世那‘焦点访谈’,真乃洞悉幽微之神器!若能效其万一,于各地设立‘闻风使’或‘观风使’,广开言路,允百姓密告贪腐不法,再由朝廷派员核实,择其要者颁行天下以儆效尤,则吏治何愁不清?下情何愁不达?”
他的提议立刻引来了不少务实派官员的附和。他们看到了这种公开化、透明化监督模式的巨大威力,认为这或许能弥补现有监察体系的不足。
然而,保守的翰林官和部分礼部官员则大摇其头。
“荒谬!此议断不可行!”一位老翰林须发皆张,“官府威仪何在?朝廷体统何存?若任凭刁民妄议官长,甚至将官府断案、纠察之过程公之于众,岂非礼崩乐坏,助长以下犯上之风?长此以往,谁还愿为朝廷效力?”
“况且,”另一位官员补充道,“后世有那‘电视’,瞬息万里。我大明疆域辽阔,驿传尚需时日,如何能做到那般迅捷?画虎不成反类犬,徒增纷扰而已!”
争论的焦点,从“焦点访谈”本身,延伸到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以及这种公开监督模式对现有权力结构的冲击上。朱元璋高踞御座,沉默地听着双方的辩论,眼神深邃,谁也看不出他心中究竟是何想法。
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徐达、汤和等经历过战阵的勋贵武将,以及沿海出身的官员,讨论的核心则集中在了那部《我们的河山》电视剧上。
“倭寇!竟是倭寇!”汤和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气,“想不到数百年后,这些蕞尔小邦的贼子,竟敢、竟能在我神州大地如此猖獗!屠城灭寨,凶残更胜元末乱兵!”
电视剧中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深深刺痛了这些洪武开国功臣的民族自尊心。他们此刻对“倭寇”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目前沿海那些零散的骚扰,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具备强大组织力和残酷战争潜力的、需要极度警惕的宿敌层面。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