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 奖赏不公的魏忠贤
第(2/3)页
看谁指挥,怎么打!】
“宁远城下的反击,结合锦州方向的顽强防守,让皇太极彻底没了脾气。”朱及第总结战果,“后金军劳师远征,顿兵坚城之下将近两个月,师老兵疲,伤亡不小,却一无所获,只能再次灰溜溜地撤军。明军取得了继宁远大捷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宁锦大捷’!”
“而这次胜利,比宁远之战更加珍贵的地方在于,”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振奋,“它不仅仅是城墙和大炮的胜利,更是士气和信心的胜利!明军证明了,他们并非毫无野战之力,在特定的条件和优秀的指挥下,他们能够与强大的八旗军在野外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这束在黑暗中艰难燃起的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一段时间前路,让所有还在为大明奋战的人,看到了一丝坚持下去的可能。”
天幕下的洪武君臣,听到这里,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尤其是朱元璋,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
“好!这才像个样子!”朱元璋一拍大腿,“守得住,还敢打出去!这袁崇焕,是个人才!标儿,看到没有?为将者,就当如此!既要稳如泰山,也要动如雷霆!”
朱标也是面露喜色:“父皇说的是!宁锦大捷,不仅保住了疆土,更挽回了军心士气,实乃社稷之幸!”
徐达等将领更是纷纷点头,身为军人,他们最能理解这种“敢战”精神的可贵。宁锦防线上的将士们,用鲜血和勇气,为这个内忧外患的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天幕上,宁锦大捷的余晖尚未散尽,朱及第的语气却已从激昂转向了低沉,带着一种预料之中的讽刺。
“老铁们,仗打赢了,接下来就该论功行赏了,对吧?”他嘴角扯起一个没什么笑意的弧度,“但在天启七年,在这魏忠贤只手遮天的时代,这‘赏罚’二字,可就完全变了味道。”
画面切换到北京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华与喧嚣。各地为魏忠贤修建的“生祠”林立,香火鼎盛,甚至出现了官员百姓跪拜“九千九百岁”的荒唐场景。
“此时的魏忠贤,权势已经达到了顶点,”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冷冽,“‘九千九百岁’,距离皇帝的‘万岁’只差一步!各地督抚争先恐后地为他建生祠,歌功颂德,俨然一副地上‘活圣人’的架势。”
“面对宁锦大捷这样一场巩固边防、振奋人心的大胜,魏忠贤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机会?”朱及第的话语如同解剖刀,“这场胜利,立刻被他宣传成自己‘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的最大功绩!于是,封赏如同潮水般涌来,不过,主要是涌向了他自己和他的党羽。”
画面上出现一道道封赏的诏书虚影,伴随着朱及第的解说:“他的侄子魏良卿,封宁国公;他的族孙魏翼鹏,还是个小娃娃,也封了伯爷;更离谱的是,”朱及第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连他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外孙子(别忘了,魏忠贤入宫前是有妻室的,确有子嗣后代),都被授予了锦衣卫世袭指挥使的官职!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连蛋壳里的鸡雏都提前封侯了!”
“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