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5章 杯弓蛇影的朱由检
第(2/3)页
认为,如果朱由检当时能稍微表现得信任和宽容一些,魏忠贤很可能就会继续做他的‘九千岁’。”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朱及第的声音带上了几分戏剧性,“关键就在于朱由检这个人,他的性格特质——极度敏感、多疑,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父亲、哥哥去世的阴影和魏忠贤权势的传闻下,对宫廷特别是对魏忠贤充满了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恐惧。”
弹幕适时地补充了大量细节:
【据说他进宫后吓得要死,自己带着麦饼进去,不敢吃宫里的东西!】
【对对对,晚上睡觉枕头下还藏把剑,生怕被人暗害!】
【魏忠贤派人来送吃的,他不敢吃;派人来问候,他觉得是监视;连走路都觉得有人跟踪!】
【这就是典型的被迫害妄想症啊!魏忠贤估计都懵了,我明明在讨好你,你怎么怕成这样?】
画面上模拟出少年朱由检在宫中疑神疑鬼、夜不能寐,甚至偷偷啃食自备干粮的场景,与魏忠贤一方小心翼翼、却屡屡碰钉子的讨好形成鲜明对比。
“魏忠贤的每一次示好,在朱由检看来,都可能是一次试探,一个陷阱。”朱及第总结道,“这种根植于内心的强烈不安全感,使得朱由检从一开始,就将魏忠贤定位成了必须铲除的敌人。魏忠贤越是讨好,反而越让朱由检觉得他包藏祸心,是在麻痹自己。这种致命的误解,彻底堵死了魏忠贤平稳过渡权力的任何可能性,也为他自己的覆灭,埋下了最直接的伏笔。”
天幕上,朱及第还在分析着朱由检入宫后的种种疑神疑鬼,描绘着那少年天子在巨大权力和未知危险面前的不安与恐惧。
奉天殿前,朱元璋听着后世的讲述,脸上的怒容渐渐被一种复杂的神色所取代。他没有再看那天幕,而是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太子朱标,以及站在藩王队列前列的燕王朱棣身上。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疲惫的沙哑,打破了广场上的沉寂:
“标儿,老四。”
朱标和朱棣闻声,立刻躬身应道:“儿臣在。”
朱元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他们,看到了那遥远而混乱的未来,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沉重得仿佛承载了整个王朝的重量。
“天幕上说那朱由检,才十七岁,是个半大孩子。”朱元璋的语调很慢,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咱听着他不敢吃宫里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