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朱元璋与朱由检的相似之处_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 朱元璋与朱由检的相似之处

第(2/3)页

内库中拨发饷银,火速运往宁远。”

圣旨下达,危机暂时缓解。但崇祯心中,那颗不满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他看着袁崇焕谢恩的奏疏,心里或许在嘀咕:“朕对你寄予厚望,倾力支持,你可莫要辜负了朕……这‘五年平辽’,才刚刚开始,便让朕动用了内帑,往后……”

弹幕上观众看得分明:

【崇祯这是心疼钱了!】

【这才哪到哪啊,以后要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袁崇焕也是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感觉崇祯的信任开始打折了……】

天幕下的朱元璋,看到这里,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

“蠢材!”他骂道,不知是在骂袁崇焕办事不力惹出麻烦,还是在骂崇祯心疼那小钱,“为君者,当知轻重缓急!边军不稳,江山倾覆在即,些许内帑算得了什么?若能稳住军心,换来辽东安宁,便是耗光内帑也值得!如此斤斤计较,岂是帝王气度?!”

他仿佛已经看到,这对君臣之间,因为“钱”的问题,那道最初的裂痕正在不断扩大。而帝国的命运,也在这细微的嫌隙中,加速滑向未知的深渊。

天幕上,关于袁崇焕请求内帑引发的微妙君臣关系,引发了网友们更深层次的探讨。一条被顶到前列的长篇评论,其观点之犀利,让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这位ID为“帝王心术观察者”的网友写道:

“UP主,各位,我们必须要理解崇祯皇帝朱由检此刻的心理。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小白’,骤然被推上至尊之位,周围是看似忠诚实则心思各异的臣子。他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就是被欺骗,被蒙蔽!他渴望掌控,渴望证明自己,所以才会对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给予如此炽热的信任。”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网友继续分析,“袁崇焕上任伊始,非但没有立刻带来胜利的曙光,反而先捅出了‘兵变’这个篓子,这已经让追求‘完美开局’的崇祯心生不悦。紧接着,袁崇焕就伸手要钱,要的还是皇帝自己的内帑!这在崇祯看来,像什么?像不像一个夸下海口的人,刚起步就露了怯,开始找各种理由和困难?”

“一旦‘他可能在骗我’这个念头在崇祯心中生根,”网友的结论带着一丝寒意,“它就会疯狂滋长。以后袁崇焕的任何行动,任何请求,任何战报,在崇祯眼中都会被打上问号。他是真的困难,还是找借口?他是真的赢了,还是虚报战功?信任一旦出现裂缝,就再难弥合。这是几乎所有皇帝的‘通病’——极度自负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无法容忍丝毫的‘欺瞒’,哪怕这种‘欺瞒’只是能力不及或形势所迫。”

最后,这位网友更是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别说朱由检这个亡国之君了,就算是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又如何?他对臣子的猜忌和严酷,难道不是这种‘帝王通病’的极致体现吗?”

这条评论仿佛打开了闸门,更多网友开始加入了比较朱元璋与朱由检的行列:

【这么一说,朱元璋和朱由检还真有点像!都是工作狂,事必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