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纸求贤令
第(3/3)页
“莫非,这周王是要留一番墨宝?”玉冠男子说着的同时,又看向了身边的张姓男子。
他可是知道,若是这位周王真能拿出什么可以出手的东西,那必定能打动自己的这位好友。
夏桓奋笔疾书,仿佛一气呵成,没过多久,便再次放下了手中的笔。
“将这,贴出去吧。”放下笔的夏桓,看着刚劲有力的字体,仿佛意犹未尽地说道。
身旁的陈昭明,早在夏桓奋笔疾书的时候,眼睛就已经放光了。
此时,更是迫不及待地拿着夏桓写好的东西,走了下去。
“走,上前看看,写了什么!”张姓男子在陈昭明走下来的一瞬间,便拉着身旁的玉冠男子挤上前去。
可是,对夏桓写了什么感谢的人,同样不少。就连陈昭明张贴的时候,都废了不少的力气。
好在,围在前面的,都是衣冠楚楚的士子,都比较讲究礼数,也没有出现什么推搡之类的事情。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是一副求贤令,原本应当是曹操难得的杰作之一,如今却被夏桓给借用了。
这番不问出身,但问才能的大胆求贤,三国时可谓名噪一时。为曹操奠定了广泛的人才基础。
如今,夏桓也同样因时应景,将这幅不问出身,不问过往的求贤令拿了出来。
尤其是非廉士而后可用的言论,更像是在刀尖上起舞。一个不小心,便可能引来无数人的抨击。
“张兄,觉得如何?”玉冠男子此时脸上少了几分随和,多了几分凝重认真。
“辞好,意,更好!此等魄力,才是大丈夫当效力之人!”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