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瘟疫
第(1/3)页
城中的街道之上,已经开始恢复了几分生气。
楚国的汛期已经将要过去,天也已经开始逐渐放晴。
只是,城中的气氛,虽然在好转,但是,此时的夏桓却是无法从眼前这位三皇兄的身上,感觉到一丝温暖的气息。
不得不说,以长秀军的名声,还有这不过区区千余人的人手,不但将颍上管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救回了数万人。
这样的功劳,简直就是泼天大功。青史留名,都是绰绰有余的。
如此大的功劳,都归结到将士们的身上,任谁都不会相信的。
总而言之,这场大水,带来了无数的损失。不论夏桓愿不愿意承认,他都已经成了这次最大的获益者。
不仅是城墙之上的那些老弱妇孺,当夏栩看到市坊之上,那三尺小台,悬壶义诊的牌子时,更是驻足了许久。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那高台之下,维持秩序的,除了少数的几个长秀军之外,大多都是自发而来的难民。
这是什么现象,这是民心所向啊!
南顾军在颍上停留的时间,比起想象之中的,还要短。仅仅是三天,便已经打算打道回府了。
夏桓自然是想要竭力挽留的,只是,夏栩却是撂下一句话后,策马而去。
“一县之地,当真不配七弟之才!”
对此,夏桓也只能徒呼奈何。
不论他在颍上做得怎样,也不论楚皇的初心是什么。朝堂之上,终归还不是他可以左右的。
而且,他也知道,用不了多久,他的那位太子哥哥,同样会知道他在颍上的所作所为。
三皇子与太子,虽为劲敌,但若是出现了第三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他们必定会先联手将其踢除。
“罢了,今后的事今后说吧!”夏桓看着早已不见踪影的南顾军,轻呼一口气,转身,回到城内。
楚皇的诏书来得很快,只不过,内容却并非是夏桓所预料之中的那般。
除了赞赏之外,原本林县令的职位,竟然也由夏桓代任了。
然而,夏桓的内心却是并未因此而起任何波澜。
现在正值颍上不稳的时候,谁也不会冒着风险,站出来,要求撤回夏桓的爵位。代县令之职,说到底,不过是他们想要扣死夏桓罢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