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9章 理论应用的终极拓展
第(2/3)页
器,从而能够对环境中极其微量的、具有特定分子特征的病毒、特定细菌毒素,甚至...某些人工合成物产生肉眼可见的快速报告反应。”
此时精通应用机器学习和高通量测序等高新技术研究的章益明院士立马接着说道:“比如荧光或显色反应。这应用到实际中,将是环境监测和边境检疫的利器啊。”
陆时羡赞同地点点头:“没错,这样制造出来的检测仪器精度和准确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正在几人在考量这个研究可行性程度的时候,却又听见陆时羡声音压低,带着一丝挑战困难的兴奋。
“目标二则比较激进。我初步设想是设计一个‘智能沉默弹头’。”
“它的原理是以无害载体比如改造的共生菌或特定纳米颗粒,搭载基于我们机制设计的、能精准识别并降解特定病原基因序列的‘分子剪刀’,比如CRISPR-Cas系统的定向引导。“
“这样我们就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进入‘敌占区’,保护感染初期宿主或污染环境,定点清除威胁!”
话音落下,在场的院士们皆是眼前一亮。
很显然,这个研究方向和之前说的超敏生物传感器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了。
前者是抗病毒植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常规性应用,算是从上一个项目里衍生出来的项目,难度并不算大,只能说中规中矩。
而后者,则再一次延申抗病毒植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应用边界,从被动防御宿主到主动进攻病原,这两者的难度天差地别。
几乎可以说是在原项目上另起炉灶了。
“这......”何令闻言,只是微微犹豫就立刻指出了关键:“这是非常惊艳但也很大胆的想法,不过涉及到的生物安全和伦理审查恐怕会非常严格。”
“我知道风险,实际上我开始并没有想到这个方向。”陆时羡目光扫过面前的几位院士,语气坚定地说道:“只不过有人给我发的威胁邮箱提醒了我,并且给了我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