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历史周期率(特鸣谢书友 33028588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历史周期率(特鸣谢书友 33028588

第(1/3)页

第122章  历史周期率(特鸣谢书友  3302…8588  的月票!)

    柴宗训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道:

    “二位爱卿,如今我大周经济发展迅速,为促进社会中工商业的发展,从民间广为录用相关人材进入朝廷效力,朕想在明年的科举中增设两科,为“商科”和“工科”,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周自太祖之时,便采得是“与民休息、发展经济”之策。

    至太宗时,因太宗出身大商人世家,深知商业对国家经济生产的巨大作用,对商业极为重视,因而采“农商并重、区别纳税”之策。

    柴宗训继位后,更是推行力促商业之策,这九年来,不说大周商业比之太宗时繁荣了十倍,5倍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李涛和王著二人皆是实干才华满满的社稷之臣,亦深通财政经济之道,听完柴宗训所说,立刻明白皇帝想制度化提升工商在大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用意。

    李涛道:

    “陛下圣明。

    我中华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全社会重视工商,商业兴盛的时期。

    譬如“商人”一词来源的殷商时期,几乎全民经商,社会氛围宽松自由。

    春秋战国时工商业兴盛,吕不伟、秦清,皆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世家,其经济实力足以改变当时天下大势和走向。

    再如汉朝的“文景之治”,朝廷崇尚“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官府轻徭薄税,任百姓自由经营农业工商,乃能几十年内至汉武帝时的“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可见工商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至汉武帝听信董仲舒一面之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百家之学俱废,儒家只讲空泛道德、只论如何做官的“学问”大行其道,罔顾民生和生产,以致社会停滞不前,每个皇朝皆逃不过“勃兴、治平、腐化、乱亡”的周期。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人性贪婪下的贫富两极分化:富贵者穷奢极欲,贫贱者食不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