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江南利益(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
第(2/3)页
中,皆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功劳卓著。
且此人乃重义汉子,即已立誓效忠于朕,自不会三心二意。”
王著踌躇半晌,终于还是说道:
“陛下,臣斗胆而言:南唐虽已亡,然其旧主李煜仍在。
昔前秦天王符坚对待降人太过仁慈,陛下须谨防慕容垂复燕之祸!”
说起来,柴宗训还当真和前秦天王符坚有渊源。大小符太后出身的魏王符彦卿家,正是符坚后裔。
只是六百年来,符氏早已融入了汉人中。
柴宗训知太傅王著自小教导自己攻读儒家经典、传授帝王之学,对己的忠心那是无庸置疑,他对李煜和林仁肇等南唐降人的担心,也是为了大周社稷稳固。
柴宗训同时又想到了前世明太祖打压张士诚降地江南一带、施以重赋一事。
小心眼、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对于曾跟随张士诚抵抗自己的江南百姓耿耿于怀。
于是对江南之地施以极重的税赋,导致江南之地的士民对朝廷暗怀不满,失去向心力。
明末时以江南为根基的东林党,更是成了只为自身集团利益、坑害大明整个国家利益,满清派多铎统十万清兵一至江南,东林党的弘光朝廷手握六十余万大军,却文武都争相投降。
可见民心向背之巨大效用。
有了江南富甲天下的财赋,几十万人的满清竟然一步步征服了上亿人口的大明。
柴宗训思虑片刻,喝了几口茶后,耐心向王著解释道:
“太傅,如今我大周混一宇内,江南一带作坊、商业、海贸皆兴盛,上海又是皇家造船厂所在,此地士民的利益应当得以恰当维护才是。
但江南因是南唐投降而归附,迄今为止,南唐降人在朝堂中并无重臣,这在朝廷制定政策时,不利维护江南一带士民的利益。
长此以往,易增加不受朝廷重视的江南士民的怨气,对我大周内部团结不利。
太傅的担心,朕明白是为了社稷稳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