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第三条路(特鸣谢书友 林宇轩 的6张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 第三条路(特鸣谢书友 林宇轩 的6张

第(3/3)页

本身想立阴丽华为后找的借口)。

    建武十七年十月,光武帝以郭后“怀执怨怼”,“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郭后。同时,立阴贵人为皇后。

    当时,郭氏与光武的长子刘疆,并未因母亲的废黜,而丧失储君之位。

    因为光武帝将其作为储君,已经培养了整整十六年,而且也无废储之心。然而,谦恭聪慧的刘疆自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母亲既已废位中宫,那么由嫡子变为庶子的他,恬居储位便是于礼不合。因此,他反复要求光武帝,允许自己退居藩王。但光武帝不愿违背父子之情,而始终不肯答允。

    直到建武十九年六月,刘疆再度向光武帝提出“引愆退身”的强烈恳求。

    光武帝才下诏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疆,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疆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刘疆被废太子后封为东海王,于建武二十八年到封地,后得以寿终正寝。

    柴宗训正在斟酌行事细节时,太监来报国丈符昭寿求见。柴宗训心中叹息,命召他入殿。

    自从开熙四年,柴宗训以“五爵释兵权”之后,魏王符彦卿将手中军权上交给了朝廷,闲居大名府魏王府中安享富贵,前年刚过完八十岁大寿。

    其长子符昭寿一直在府中奉养老父,而二子符昭愿先为灵州刺史,柴宗训平定“河套七州”后,命为夏州刺史,委以防备、治理河套党项人重任。

    不一刻,符昭寿已在太监和禁军带领下步入殿来。

    见礼后,柴宗训命赐坐国丈。

    柴宗训本以为符昭寿从大名府入京省亲,是专为了太子之事,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做为五朝老臣的符彦卿岂有不察觉蛛丝马迹的?

    不想符昭寿只是和柴宗训闲聊往事,尤其是追忆柴宗训和符蓁蓁幼年和少年时之事,二人不时开怀大笑起来。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